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360号”,流浪者驻脚的温馨驿站

来源:皖南晨刊 2014-01-09 20:15   https://www.yybnet.net/

市区状元南路360号,是宣城市救助管理站的所在地。也许,对普通市民来说,即使路过也不会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但对于那些生活无着正在城市流浪乞讨的特殊弱势群体来讲,他们却记忆深刻。

因为,当他们在寒风刺骨的冬季缺衣少被时,当他们在食不果腹而不得不向人乞讨时,当他们居无定所孤独地躺在城市某个角落时,当他们因想回家无返乡路费而无助踟躇时,才在这里体会到温暖的含义。这里,是他们无法忘怀的温馨驿站。

1月6日晚上7点15分,市救助站在宣州区新田镇民政所所长的协助下,将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离家外出10多年的男子安全护送到家。

前几天,救助站值班人员接到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救助站的电话,说象山救助站救助了一名精神异常的中年男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这名流浪乞讨人员自称叫霍金生,家住宣州区新田镇新田村,家中还有一位哥哥,经过他们初步调查,应该是叫郝敬生,请帮忙核实。

1月6日上午10点15分,象山救助站将此人照片发来,市救助站通过新田镇民政所了解到,新田村确有一村民叫郝敬生,由于患有精神疾病,在2000年初离家外出,已有10多年,其家人也一直在多方寻找,但都无果。信息核实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通知浙江象山救助站。当晚7点15分,市救助站与浙江象山救助站共同将该名流浪乞讨人员护送至新田镇后,将男子安全护送到家。

入冬后,冷空气频袭,气温下降明显。2013年11月25日,市救助管理站启动寒冬救助预案,开展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暖”主动救助专项活动。

站内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被分成两支流动救助巡查小组,每天大家的工作都是“扫街”。市区内主要街道、车站、广场、菜市场、桥梁涵洞等,他们一个角落也不放过,一处处地查找。

对不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人员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为他们提供食品和棉衣等防寒保暖物品,并告诉他们需要救助时的求助方式。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则实行“先救助、后甄别”的保护性救助措施。

2013年12月17日上午9点10分,市救助管理站主动救助小组巡查至城南二中段,发现一名患精神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大家立即将他送入市精神病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当天,巡至鳌峰大桥时,他们又找寻到一名因无路费返乡,露宿在桥洞下的吉林籍中年男子,经济川派出所对他的身份信息查询核实后,他们为他提供返乡车票及临时生活救助,并将他护送上车。

2013年12月28日晚上22点50分,宣州区孙埠镇派出所护送一名迷路老人来到站里,老人口齿不清而且又耳聋,当晚值班工作人员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询问,才得知这位老人名叫刘一旺。通过孙埠镇派出所出警人员调阅人口信息网,最后确认这名老人是宣州区宝丰农场留场就业人员。

第二天上午,两名工作人员将他护送到宝丰农场,经宝丰农场教育科介绍,该老人患有重度老年智障,已走失近一个礼拜了。

如果说这世上有温暖的使者,那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的人。

数字控:

2013年全年,市救助站共救助3718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寒冬送暖”主动救助行动中,市救助站共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101人,为25人提供返乡车票及生活救助,送医救治2人;发放救助物资棉衣73件、棉鞋75双、棉被33件、方便面20箱。充分发挥了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主导作用。

新闻推荐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真没有!

天上掉馅饼,竟有这样的好事!陈佳不用上一天班,所谓的工资卡上,一笔笔的工资打了过来,而且是卡上多少,公司就打多少。尝到甜头的陈佳转款5万元到卡上,瞬间,卡上只剩零头,慌了神的陈佳一下明白过来,天上...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60号”,流浪者驻脚的温馨驿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