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省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培育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小微经济组织。据统计,全省目前已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8367户。其中,个体工商户5310户,占总数的64%;个人独资企业2910户,占总数的34%。
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省工商局发布关于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的指导意见,对申办家庭农场的,一律免收登记费、工本费和年检验照费。去年全年,安徽省共催生出117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305户家庭农场。在今年1月份,安徽省新登记家庭农场1062户。发展较快的地区是滁州、宣城两市,分别登记家庭农场1657户、1070户。
据了解,遵循法无禁止即可进入原则,安徽省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并可以从事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等经营活动。各级工商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对申办家庭农场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实行即时办结制。
据调查,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中普遍缺少四类针对性服务:一是项目规划。不少农场主涉足家庭农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家庭农场要种什么、养什么、往哪个方向发展,既无清晰的思路,更无长远的规划。二是投资指导。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知识,希望能有一批了解农村实情和现代经济知识的理财投资人才,为农民群众投资理财提供服务。三是农村物流配套。农产品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存在较大人才缺口。四是农机技能服务。不少家庭农场主买回农机后不能熟练操作,出现问题很难及时维修,大大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鲍亮亮杨明生)
新闻推荐
5月8日报名截止5月25日开考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