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挂着照相机,背着斜跨包,包里装着N多装备,你们猜我这是要去哪儿?告诉你们吧,今天,我要当一回报社编辑。
“我的工作零差错,我为报社增光辉。”报社会议室墙上的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当好一名编辑的压力。了解了《宣城日报》、《皖南晨刊》、中国宣城网、《新宣城》四大新闻平台的功能,体验了当编辑的感觉,还去了照排室和网络部,最后又观看了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一份报纸的背后,原来有那么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市二小四(1)班 张智龙
“现在就让你们修改文章,体验当编辑的滋味。”在桌前坐下来浏览,一遍下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再仔细看看。”编辑老师的提醒,让我冷静下来仔细寻找,终于有一个错误被我找了出来:动词名词没分清,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我又发现了好几处错误。经再三检查,确定可以发表后,我按下了“保存”和“提交”键,我的第一次编辑工作也宣告完成。
——市实验小学五(2)班 吴佳欣
各位小记者们,现在给你们每人一篇作文进行修改。编辑老师的话音刚落,小记者们就纷纷点着鼠标打开文章进行修改了。过了一会,我们都修改好了。我想这次活动真有趣,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理解编辑记者工作的艰辛。
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我初步了解了报纸的制作过程,受益匪浅,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真正的合格的编辑。
——郎溪实验小学三(8)班 程雨欣
参加“宣城小记者”这么久,今天才有机会真正地当了一回编辑。
我们被分成三组,开始修改作文。终于轮到我了,我忐忑不安地坐在椅子上,随便点开一篇文章,双击“修改”,认真并仔细地寻找着错别字、病句以及语句不通的地方,并一一修改过来。最后再把题目检查一遍,这才点击“保存”,然后点“提交”。
这次活动,受益匪浅,不但知道了编辑记者们的辛苦,而且还知道了报纸的制作过程,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市实验小学三(1)班 熊紫涵
(以上稿件的稿酬方式,为每人一册“剪报簿”,请在暑假期间的工作时间来小记者工作室领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玉荣)7月5日发生在杭州的公交纵火案,或许你已有所耳闻。在那场惨烈的大火中,是一群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用血肉之躯与大火搏斗,救下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让我们骄傲的是,这群...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