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安徽省首部《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正式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标准》,6月26日至27日,省住建厅在宣城市召开《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培训会议。各县市(区)房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全市三级及以上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负责人,共225人参加培训会议。记者也旁听了会议,对相关服务标准进行了了解。
■本报记者 余庆
《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明确规定委托单位比如建设单位、业主大会或者街道社居委,应在与物业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等级,物业企业应按照约定的等级来提供服务。
根据标准规定,下一步宣城市的物业服务标准将按照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频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不同的服务等级,服务内容以及物业人员配置方面都有不同的体现。物业服务企业将按照物业服务等级、服务岗位、服务内容、建筑面积或业主人数,来配置物业服务人员的数量。
根据等级不同,在客服、保洁、秩序维护、绿化、维修等方面可提供不同的服务“套餐”和“价格”,真正做到了物业服务分等级,业主消费看“菜单”的新模式。
1
1
新标准物业服务分为4个等级
2
2
4个服务等级各有其明确要求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同样是建筑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的物业,A、B级服务要求配备2名客服人员,物业设施紧急维修时要求20分钟内到达现场,年度物业服务满意率要求达到80%以上。而C、D级服务则要求配备1名客服人员,物业设施紧急维修时30分钟内达到现场,年度物业服务满意率上只要求达到70%以上。
在物业的检查、巡查标准等方面,不同的服务等级要求也不同。同样是对路灯、楼梯灯、草坪灯等公共照明的维护保养,A级服务要求每天检查1次、发现损坏1个工作日修复;B级服务要求每周检查1次、发现损坏1个工作日修复;C级服务要求每半月检查一次、D级则要求每月检查一次,发现损坏2个工作日修复。对小区秩序维护的巡逻,A、B、C、D四级分别要求每天不低于10次、8次、6次、3次。
3
3
高层应配置专业的电梯管理员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电梯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焦点。在新标准中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配置专业的电梯安全管理员,并持证上岗。在运行中,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保证每单元至少一部电梯24小时运行,并保证轿厢内整洁、内外按钮完好、三方对讲通畅,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并记录详实规范。
针对小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新标准也定下了具体的巡查、维护规范。要求设备设施24小时运转正常,实现对管理区域的有效监控,画面齐全、清晰,并且图像保存时间要不少于30日。
物业服务企业还应制定公共秩序维护制度,要劝阻拾荒者、小贩等进入封闭的住宅区内,并对装修装饰人员实行临时出入证管理。A、B级服务除了出入口要有专人24小时值守外,主出入口的立岗时间应不少于6小时。
4
4
物业不得私自改建分隔停车场
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小区内业主车辆停放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影响着业主们的生活质量。在标准中指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机动车停车位,要保证业主的正常使用,车辆停放不得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同时物业部门要设立标识牌和表格,规定车辆行驶路线,指定车辆停放区域,规范车位标识。对外来和临时进入的机动车要登记管理、凭证卡出入。物业企业不得私自改建、分隔或者拆除停车场和车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金婷婷)近日,记者发现市教体局网站——教体信息网发生了变化,首页变成了简单白底,蓝色的链接排满了整个页面。而这些链接都是与中考招生相关的。记者看到,链接包括中考查询地址、2014...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