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即将到点,宣城市纪念9·18的警报即将拉响,全市各类学校师生,全部做好爱国教育及安全演练的准备,唯有市教体局的几名工作人员,还在埋头整理急救逃生新装备。这是宣城市首次在安全演练中启用急救包。
全市首例:配发急救包
“这逃生手电筒可自行发电,这逃生斧具备了各种生存工具功能。”市教体局工作人员展示出急救包内的应急物件,药品、矿泉水、压缩饼干、逃生绳索、高分贝警笛等几十种救援用具,将半尺见方的小挎包填得“五脏俱全”。
“所有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全员配发该套急救装备,确保9·18防灾演练的实战成效。”市教体局法安科工作人员杨春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不仅要在演练中配带急救包,还会将此包作为常设装备,未雨绸缪于各类突发灾情。
“用实体装备,实际应用于防灾演练,可助校园师生在真实灾情中有序求生。”市教体局纪工委书记聂海斌表示,每年的9·18、5·12等纪念日,全市各类学校、各级教体机关都要进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且必须保障收到实效,让全市上万师生在实践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在空袭、火灾等自然灾害中自救互救。
全员拉动:演练已持续6年
在当天的防灾演练中,市教体局还专门请来地震局、急救中心等部门的专家,为各校师生、工作人员传授防灾逃生常识。
“——呜”上午9点18分,警报响起,教体局工作人员背着亮黄色急救包撤出机关大楼,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撤离教学楼,宣中、二中、一小、二小……还有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有序越过计时员手中的秒表,定时排队在空旷的操场上,默哀、悼念、缅怀这国耻民殃的日子——9·18。
据了解,自2008年起,宣城市教育系统就开始了每年一次的9·18防灾演练,全市各县市区的所有大、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都参与其中,参演人员涉及所有的学生、教师及各级教育工作人员,真正实现全员拉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金婷婷)国庆是每年旅游市场的“重头戏”,目前,节日的旅游市场现在已经初现端倪。记者了解到,宣城市呈现出“进”、“出”都很忙的状态。 ...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