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通过技术手段对一起通过微信销售假冒名牌商品的案件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之中,根据线索中的蛛丝马迹,民警查获了一起通过微信联系上下游销售假冒名牌商品的案件,并由此破获一个涉及9省的制造销售假冒名牌商品的犯罪网络,总涉案价值约1.45亿元。
哪来这么多名牌?
今年5月初的一天,一份举报材料送到了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材料显示宣城市有市民通过微信销售假冒著名品牌的商品。
“经过调查,我们通过相关派出所获得了这个案例的重要线索,在市区春归苑步行街有一家门店里摆放了很多LV、PRADA等名牌的包包,而且这家店面的门前经常停满了首发快递的三轮车,这样普通的门面放了这么多单价上万的包包,加上这么频繁的交易量,可能会有问题。”市经侦支队一大队民警介绍说。他们在侦察的过程中,还加了举报者所提供的微信号,发现微信号的主人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关于名牌产品的信息,经过侦查,民警很快确认了微信号主人冯某的信息,并且确认了冯某的身份。
经过民警的多方侦察,并请专业人士对其所出售的产品进行鉴定,发现冯某所出售的“LV”、“PRADA”、“Dior”等品牌的皮具,以及“迪奥”、“香奈儿”、“古驰”等品牌眼镜和部分名牌手机和饰品都是假冒名牌产品。
转手利润两三倍
“根据我们的查证,这些商品转手后的利润大约在两倍左右。”据市经侦支队民警介绍,冯某的门面原本是做服装生意的,进货的时候她会进一些包作为衣服的配饰放在店里卖,渐渐地,她发现衣服没卖出去多少,但是原本作为配饰进货的包却非常好卖,于是,冯某开始做起了销售假品牌包的生意。
后来冯某又联系到了生产厂家作为上家,渐渐地也有了一些从她这里拿货的下家。她每获得假冒名牌生产厂家新产品的信息后,就将这些内容发布到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帮忙转发,一旦有下家看中了冯某发布的商品,就会将货款通过支付宝付给冯某,冯某根据下家的商品需求找上家订货,收到货后扣除相应的利润后,冯某再通过快递公司和物流公司将订的货发到下家指定的地点。
生意越做越大,除了包以外,冯某又做起了手表、手机、饰品等多种生意。“他们的作案工具非常简单,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出厂价100元左右的包,转手300元很好卖,出厂价300元左右的手表,倒手就是近千元。”
涉案金额1.45亿
在调查的过程中,民警发现冯某仅仅是这个制假售假链条中的一部分。通过侦察员对冯某网络虚拟身份的侦察,一个遍布广东广州、江苏南京、徐州、浙江台州、玉环县、山西太原、辽宁沈阳、吉林长春、上海闵行、江西上饶等地的网络制假售假团伙渐渐浮出了水面……
根据公安部经侦局下发的收网指令,在2014年9月22日,宣城市民警在市区冯某的店里将冯某抓获,同时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辽宁等地警方共出动警力500余人,对相关案件进行了集中抓捕。在这次统一行动中,共立案7起,破案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打掉制假售假团伙6个,捣毁窝点9处,缴获“LV”、“PRADA”、“Dior”、“BURBERRY”、“香奈儿”、“古驰”等品牌箱包5435只,“阿玛尼”、“巴宝莉”、“coach”、“dkny”、“ck”、“guess”等品牌手表600余块,假冒“卡地亚”、“都彭”打火机552个,其他假冒名牌服饰、饰品、皮带、眼镜、手机若干个。按正品估价全案涉案价值1.4533亿元。
宣城市警方收网后对冯某支付宝账户进行调查,发现在从事销售假冒名牌产品的一年多时间里,其网络交易额达6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玉荣)“一部好作品的衡量标准,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而是看它是否具有正确的导向,能否照亮人生”、“文艺创作要贴在人民心上,才会焕发活力。”……昨天上午...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