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市区一小区发生电梯困人事故,引发市民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宣城市电梯监管情况如何?市民乘电梯安全如何保障?记者采访了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住宅电梯隐忧不少
记者从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了解到,目前宣城市共有电梯3115台。根据历年检验结果发现,不少住宅电梯安全存在隐忧。
选型不当,是住宅电梯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住宅电梯选型、配置的强制性规范,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电梯采购时多采取最低价中标方式。”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工作人员介绍,宣城市不少小区的电梯都有数量偏少、容积偏小,与建筑层高、人员流量不匹配的情况。
第二个隐忧,与管理有关。据介绍,宣城市部分电梯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按时申报年检,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甚至无证上岗。尤其是一些新交付使用的住宅小区,还存在着开发商与物业、业主三方之间使用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现象。
部分电梯的维护保养也不规范。根据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但现实中不少电梯维保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保养。
除此之外,电梯安全使用知识缺乏,电梯维保资金投入不够,都是影响电梯安全的重要因素。
五项保障工作正在开展
加强对住宅小区的电梯监管、维护,提高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市质监局已着手开展五项保障工作。
“在住宅小区建设设计阶段,我们就已明确要求开发企业建立审核制度,按照住宅小区电梯有关标准,选择生产制造质量高、信誉度好、后期维护有保障的企业和品牌。”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说,保障电梯安全,要从源头着手。
同时,宣城市正着手建立住宅小区电梯监管系统,对住宅小区电梯状况进行排查,将生产厂家、使用时间、安全质量、维护保养、管理责任人员、运行状况等数据纳入系统,实施跟踪检查管理。
在电梯维护方面,宣城市制定出台住宅小区电梯日常管理办法,实行生产厂家生产、安装、维护等一条龙作业负责制度,防止生产与安装、维护的脱节。
“要求住宅小区无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均应设立电梯管理人员。”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宣城市还将结合实际,制定电梯更新的相关配套制度,及早做好老旧电梯更新的准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玉荣)记者近日获悉,省民政厅利用省级福彩公益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贫困白血病患儿提供医疗救助的“福满江淮、血脉相连”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凡属安徽省户籍,且于今年1月1日...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