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在我国的起源,笔者百度了一下,说词不一,有的说是1996年,有的说是1995年,但不管怎么说,网吧这个舶来品流入我国已将近有二十年历史了。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也是一个网吧迷,每到夜晚灯火昏黄时,便挤到网吧里去上上网,那时申请的qq号还是5位的,后来很长时间没有使用,全被腾讯收回去了,为这还一直懊恼到现在。那时的网吧真可谓是红透宣城半边天,年轻人最时尚最主要的娱乐活动莫非是到网吧上网。经营网吧的老板更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然而,好景不长,从2002年“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开始,全国开始对所有网吧进行整顿,在整顿的同时,也实行了严格的准入制度。网吧从“香饽饽”一转眼变成了“烫手山芋”。
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即使在这些严格的准入制度下,宣城市仍有不少网吧在经营维系着。但他们的大多数都进行了转型,网吧看起来已经不像网吧——更多倒是像一个咖啡馆、聊天室。
转型、再转型,其实,这既是一个无奈,更是一种求生存之举。我们也看到,这些转型的网吧有的其实经营得也很不错,很有些特色。
面对即将调整的网吧行业管理政策,全面放开网吧审批的“春风”,我们的网吧能否能迎来“第二春”?
个人认为,答案不容乐观。
为什么?因为现在互联移动技术太发达了!网吧为什么在上世纪那么火?因为那时家庭宽带还远没普及,更没有移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所以,当时的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还是去网吧。现如今,中国有一大奇观,到处都是“低头族”:无论是在马路上、医院候诊室、车站、等公交车……到处都是在低头看手机——当代人上网太方便了!随时随地上网,一个人所有的碎片时间几乎都被手机所占领。所以,个人认为,不管新规有没有出,网吧转型肯定是转对了,网吧只有往休闲消费上发展,才能摸索出新的出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网吧只是存留在你我的青春记忆里。
新闻推荐
改建铁路芜湖至泗安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第二次)
芜湖至泗安段铁路起点位于芜湖市区,终点位于皖、浙两省交界处,经芜湖、宣城两市,由宁芜线、皖赣线及宣杭线宣城至泗安段组成,全长146.319km,车站12座。为畅通铁路货运通道,合...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