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洪水的逐渐消退,宣城市抗洪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在启动生产自救的同时,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工作将如何开展?7月26日,记者从全市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结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异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宣城市正组织谋划一批灾后重建项目,以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自救:堵口与“双抢”快速推进
“目前,堵口复堤和排水排涝正在加快推进。”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实施水库除险加固达标、中小河流治理等,各级有关部门正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抓紧组织抢修或重建水毁水利工程,以提高区域内中小河流防洪救灾能力。
在水务部门开展“抢排”的同时,农业部门“抢种”也同步进行。“结合推进优势产业发展,补种、改种等点对点技术指导已经实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抓紧组织对受灾的2.81万亩种苗、3.47万亩林木进行补植补造,林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将加快修复。“经初查,国元农险预计赔付金额9559.05万元,现已赔付3297.5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将为灾后农业生产提供一定基础。”
复产:全方位修复受损设施
为保障受灾地区物资运送和生产自救,交通运输通道的畅通至关重要。“抢通水毁路段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组织实施了15个共203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灾毁恢复项目、604个共1680公里农村公路灾毁恢复项目,水毁严重的G318宣城至十字铺段、S450宣狸路正提标改造,一批升级改造项目将提前实施,确保交通畅通。
“市本级21.59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园林绿化、住宅小区配套设施等正加快修复,确保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重要设施的正常运行。”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因灾停工的在建项目已经恢复,各县市区灾毁市政道路、给排水、供气等城乡基础设施也在加快修复。
洪灾对居民、学校房屋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结合实施山(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异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农房保险已赔付172.4万元,倒损民房、敬老院等福利机构正抓紧重建;2466间受损校舍等教育设施正在组织维修,以确保秋季正常开学。
谋划:一批重建项目已编制
积极争取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凤凰山水库、万家水库、城市防洪排涝等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相关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牛岭水库、汤村水库、郎源水库扩建、绩溪扬溪源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尽快实施……在梳理水毁修复项目的同时,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防洪、生态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等项目,或已组织项目申报,或正在编制实施方案,或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灾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外,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水系治理、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正在谋划,有关部门也在积极争取列入上位规划。
新闻推荐
到棋牌室想入伙遭拒,为泄私愤将棋牌室麻将机损毁。近日经宣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一年。棋牌室里的一声响 ...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