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渐渐退去,都已经进入伏天了,为何阴雨天气依旧多?”连日来,对于近期出现的反常阴雨天气,很多市民不解地问道。为此,记者走访了市气象局。
◇本报记者 项嘉
稍停几天雨,梅天更绵长
据了解,今年的天气确实较往年有些异常,已入头伏的当下,却始终摆脱不了梅雨的阴霾。因为,除这几天可以享受晴好天气之后,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宣城地区将延续之前的梅雨模式,而且这一轮阴雨天气或许将延续到本月底,甚至会出现新一轮强降雨。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0日前后,四川盆地东部、江汉、江淮、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以及黄淮南部,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部地区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雨量预计将有50-80毫米,部分地区100-150毫米,局部可达200毫米或以上。江南北部等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部分地区偏多6成至1倍。
记者从市气象台官网了解到,从今天开始至本周五,宣城市将以阴转多云的天气为主,仅仅会在周四前后出现阴转小雨。不过好景不长,从本周六开始,绵绵阴雨依旧延续,整个周日或将处于小雨转中雨的天气,此后的阴雨天气极有可能一直延续到7月底。在此期间,宣城市主要以小雨、中雨、阵雨或中雨转多云等阴雨天居多,日均气温维持在23℃至30℃之间。
“双梅”不确定,阴雨依旧多
采访中,有市民问道:“目前刚入头伏天,按往年经验来看,早就应该走出梅雨季节,为啥今年伏天的雨水比往年的梅天还多?”对此,市气象台台长胡文运表示:“也许今年是双梅雨天气,梅天过后还有一次‘润梅雨\’。但这个双梅天目前不确定,不太可能出现在今年。”
“梅雨或双梅雨,都是对某段天气的科学概括,皆由整套科学指标来判定的,所以民间流传的‘润梅天\’一说,只能算作少数人的猜想,未必准确。想了解具体天气情况,应及时关注宣城气象台官网发布的信息。”据市气象台副台长史跃玲介绍,伏天持续降雨,只是表面现象,并不能由此说明今年润梅天。
据了解,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季通常称作“典型梅”,但在有些年份中,“典型梅”结束后,雨带虽北抬到了华北至东北一带,但不久后,此副热带高压又会从北部退回南部,由此造成雨带再次聚集到长江流域,随即便形成了民间常说的“双梅”“润梅”“二度梅”。
市气象台专家表示,无论今年是否会出现“双梅”,接下来的降雨依旧较多,防汛部门仍然不可放松警惕。据中央气象台播报,2016年入梅以来,长江流域降水已是1951年之后同期最多,其中监测显示,7月13日至今,四川盆地至长江沿江地区仍然延续着强降雨,安徽和江苏沿江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100~200毫米。持续强降雨导致长江流域防汛压力增大,特别是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需继续加强雨情、汛情监测,做好防汛以及山洪、滑坡等灾害防范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徐文宣 文/图“府山头”位于市区南面,这个名字如今渐渐很少被人提起,随着府山广场的兴建,它只停留在部分市民的记...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