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热,不怕累,就怕遇到不讲理的车主。”日前,记者在采访高温下的劳动者时,不少停车收费员感叹,少数车主不愿缴费时,甚至对他们恶言相向。
在他们看来,这些不配合的车主,往往是对宣城市停车收费管理工作不了解、不理解。
本刊特此采访市停车办,为大家带来宣城市停车收费管理工作的详细解读,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收费员背后的一切。
◇本报记者 张玉荣 实习生 李怡
为何要实行停车收费管理?
早在2013年初,“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停车越来越难”,是市民的普遍感慨。
当时,市本级机动车保留量已达14万辆,其中小型车3.4万辆,且还在不断地递增。而市中心城区包括社会停车场,才有2000多个停车泊位,市民停车可谓“一位难求”,停车难、停车乱、交通拥堵等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缓解停车矛盾,宣城市于2013年初开始谋划对市区主要道路停车泊位进行统一施划。当年9月,中心城区正式启动停车收费管理工作。
实行收费的目的,通俗地讲,就是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公共泊位周转率,使主城区有限的停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等更加环保的方式出行。此外,它还有助于专业停车场的建设和商业停车场功能的恢复。
市区到底哪些路段在收费?
目前,市区共有13条道路实行停车收费管理:鳌峰路、陵西路、敬亭路、锦城路、状元路、叠嶂路、中山路、西林路、文鼎路、宛陵路、天平路、敬亭北路、澄江南路。
7个道路周边公共停车场也在收费范围:购物中心停车场、广播大院停车场、锦城路停车场、海事局门前停车场、状元书城门前停车场、中山路原房管局西侧停车场、宛陵路与敬亭路交口处停车场。
它们的收费时段为每天7:30到21:30。收费标准为:临时停车20分钟内(含20分钟)不收费。小型车(蓝牌)2小时内每车3元,2小时以后每小时加收2元;大型车(黄牌)2小时内每车5元,2小时后每小时加收3元。
停车收费管理员都是谁?
据了解,城区共有停车收费员40余名,大部分为“4050”人员和下岗职工。
他们的上班时间长达14个小时,用披星戴月来形容毫不为过:天还没亮,他们就要起床,准备到岗;晚上,你已回家,他们还在马路旁坚守;中午几乎不能回家吃饭,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还没来得及咽下买来的快餐,就又得起身引导车主停车。
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每个收费员都挨过骂,如果要往心里去,那我连觉都睡不好了。”收费员胡忠和说。
这些停车费都收去哪了?
经常有车主问,路上的停车费到底收去哪了?
市停车办工作人员介绍,宣城市停车收费管理工作走的是“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服务外包”的路子。宣城市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了具备停车管理资质的专业公司实施收费管理。每个泊位每年招标价款898元,专业公司按年上缴市财政账户,由市财政统一安排,用于市区停车设施建设。
遇到收费员不规矩怎么办?
也有一些车主反映,一些收费员有不规范操作行为,如不给停车小票等。尤其是停车收费路段启用POS机后,停车公司收到不少车主的投诉。
市停车办人员也提醒车主,每次停车结束缴费时,一定要索取POS机小票,并且留心小票上的车牌号是否正确,以及本次消费的金额数。发现不对的地方,要及时和收费员沟通。如果收费员态度恶劣,且知错不改,车主可拨打12319城管热线和电话3025011进行举报。“只要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
新闻推荐
自去年11月30日,宣城市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公开《宣城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后,有关公车改革的讨论声就不绝于耳,而这场改革也即将迎来高潮——本月23日,宣...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