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金 丁雯雯
说不完景象万千,道不尽城乡嬗变。年味还在舌尖,寒亭镇义兴村的田间沃野,已是一番热闹繁忙的春耕景象,桃园施肥、采摘草莓、清沟沥水……父老乡亲用实际行动把“乡村振兴"落实到田间地头。
桃树园里忙希望
“每天有45个工人在桃园上班,主要给桃树刷白消毒,同时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雨水较多,对低洼处的桃树进行清沟沥水。"3月5日,笔者冒着细雨走进寒亭镇义兴村恒业生态农业公司,夏吉州总经理正在和工人们在桃园里忙碌。
成立于2018年的宣城市恒业生态农业公司,占地600亩,其中500亩桃园,100亩为优质稻基地。种植的桃子有十几个品种,包括映山红、秋雪、映霜红、立夏红、月园翠红、中油16号等,生产出来的桃子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深受消费者喜欢,同时,每个季节都有桃子成熟。
在桃园里,工人们一边给桃树刷白消毒,一边施肥。60岁的张师傅说:“桃树每年冬季都得修剪,不剪就会浪费营养,影响第二年的桃子产量。"为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夏吉州利用桃树还小的特点,准备套种一些不影响桃树生长的低矮农作物,如西瓜、花生、山芋等。
聊到这儿,看着眼前满园含苞待放的桃花,夏吉州信心满满说道:“今年是桃树第一年盛果期,预计产量将达30万斤。"
大棚草莓采摘正当时
走进义兴村三里店刘顺清家的草莓园,虽然天下着雨,还是有少量市民驾车前来采摘草莓,体验农家生活,这也渐渐成为市民们新的休闲方式之一。
钻进一间大棚,笔者的眼镜和镜头瞬间蒙上了一层雾,一垄垄精心栽培的草莓植株下,一个个娇艳欲滴的草莓正探出头来,煞是可爱。每一个草莓大棚的中间,都放置一个蜂箱,草莓授粉全由蜜蜂“帮忙",这样授粉,才能确保草莓挂果率高,果品正。
春节前,大棚草莓就开始上市了。刘顺清介绍,今年他家种了20亩草莓,共29个大棚。由于今年阴雨天气持续时间太长,造成一定程度草莓减产。草莓十分娇气,对天气、水肥、温度很敏感。就连浇水和日照的多少,都决定着草莓个头的大小和糖分的高低。
受天气的影响,今年的草莓成熟经常出现“断档",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目前,由于草莓成熟的少,一斤价格比往年要高5元左右。采访中,市民田方圆带着6岁的女儿,在大棚里忙碌挑选采摘草莓。她告诉笔者,自己采草莓的价格比市面上的草莓虽然贵几元一斤,但主要是让小孩体验农村生活,认知自然。
谈起义兴村的发展,村党委书记张金元侃侃而谈,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我们要抓住契机,乘势而上。寒亭工业集中区坐落在义兴村境内,作为经济的主战场,义兴村以园区为带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民增收。以大豪生态园为中心,依托草莓园、恒业生态农业、杜园等乡村采摘农业、休闲民俗,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利用万村和马村800米标准化农田建设,打造优质寒亭大米生产基地。为了实现乡村宜居,义兴村紧抓美丽乡村建设,对九甲、马村、孙冲三个自然村实施整治中心村建设,对三里店自然村向省级中心村标准建设,通过几年努力,真正让全村2600人过上富裕、宜居、幸福的生活。
美好蓝图鼓舞人心,战略安排催人奋进。面对未来义兴村的发展,张金元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在发展致富项目上再下深功夫,多方筹措资金,继续实施乡村振兴,争取让乡亲们早日过上更加富裕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宣州讯2018年以来,宣州区文物主管部门以传承宣州文化为己任,采取四项措施,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努力让文物“活起来”。截至...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