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手机、扫二维码、自在骑行……2018年4月底,哈啰单车正式进入宣城市,至今已过了一周年的时间。
日前,哈啰出行发布了宣城市的骑行大数据。在一年的时间里,宣城人使用共享单车的出行里程数达到了1580万公里。而在绿色、节能方面,仅一年时间的骑行,宣城人就省下了126万升汽油,为多彩宣城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蓝色。
让我们一起来盘点这份“骑行大数据”,看看一年的时间里,共享单车还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改变。
一年骑行距离可往返月球20趟
2018年4月底,哈啰单车正式进入宣城市,迅速刮起了“蓝色旋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
据哈啰出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统计,一年的时间里,宣城市的哈啰单车总骑行量达到了1580万公里。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那换个说法可能更直观。
哈啰出行安徽公共关系负责人提供的大数据显示:地球赤道长度约4万公里,宣城的骑行量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95圈;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为384000公里,宣城人一年骑出了20个地球月球之间的往返;再换个对比数据,长江全长6300公里左右,宣城人一年骑行的距离,相当于2508条长江那么长。
这个数据看起来惊人,实则是市民用每一次的骑行累积起来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种低碳环保又健康的出行新方式,逐渐成为许多市民的重要选择。
个人骑行次数创下了全省之最
除了公布骑行距离,哈啰出行还公布了几组非常有趣的数据,从年龄、性别等方面,展示了宣城别样的“用户画像”。
据数据统计,宣城男性用户占比56.5%,女性占比43.5%,在人数上,男性稍占上风。而年龄分布方面,也展示了宣城人的青春活力。
数据显示,宣城用户中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25至34岁,占到了39.4%。其次是18至24岁,占比26.3%。两个年龄段的用户加起来,占据了“半壁江山”,足以体现年轻人是使用宣城共享单车的“主
力军”。紧跟其后的是35至44岁,占比18.4%;45至54岁之间占比10.8%。而最少的3个年龄段是55至64岁、18岁以下及65岁以上,分别占比2.7%、1.5%、0.7%。
节奏舒缓是宣城市民生活的重要特征,这从骑行数据上也得以体现,大家也都习惯通过骑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根据哈啰出行大数据显示,宣城人的平均单次骑行时间只有13.5分钟,可见大部分短距离出行,市民习惯选用共享单车。
更为有趣的是,宣城一位男性用户创下了一个全省之最——一年内骑行次数最多。截至今年5月1日,该用户在一年的时间里共骑行了1569次,平均每天骑行超过4次。“最多的一天,该用户骑行了11次。”哈啰出行安徽公共关系负责人如是介绍。
宣城人一年省下126万升汽油
虽然单次骑行时间不长,但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宣城人一年的骑行,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做出了一份重要贡献。
骑行大数据显示,宣城市民骑共享单车出行距离总计1580万公里,如果按照平均百公里耗油8升计算,宣城人通过骑共享单车大约节约了126万升汽油。按照一升汽油会产生0.627千克“碳”计算,仅通过出行方式的改变,就在全年实现了减少790吨碳排放量。
再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一棵树“卯足了劲”每年吸收10公斤碳排放量,减少的碳排放量就相当于要多种近8万棵树。
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也顺应了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以骑行单车的方式代替汽车等交通工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节能减碳,可谓“一举两得”。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进入宣城市一年的时间里,哈啰出行进一步扩展了单车、助力车和汽车等综合业务,为广大用户提供覆盖短、中、长距离的绿色、经济的共享出行服务,努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车辆尾气排放,为智慧城市提供立体可持续发展的共享出行解决方案。
新闻推荐
下活融合发展“一盘棋” 来自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报道
宋本金顾维林刘峰时在末春,阳和方起。位于洪林镇的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草木葳蕤,处处显得勃勃生机。蓬勃中孕育着希望。...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