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不用厂房、不用设备抵押,仅凭一纸专利证书就能从银行获取贷款。近日宁国农合行向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200万元,这是该行推行继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后又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品种。
此举意味着宁国市3000份专利将真正可以换来“真金白银”,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始 “破冰”,企业“知本”变“资本”今后将步入常态化。
近年来,宁国市专利申请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已达3000件。此外,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国家、省、市认定的科技型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专利技术只能作为无形资产,躺在公司荣誉柜里‘睡大觉\’。 ”新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道宏的话,表达了众多科技型企业的心声。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耐磨模具、工业热处理炉生产、销售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多个产品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但一直未能打包申请获得银行贷款。
银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专利权质押融资主要有“三难”:科技型企业一般规模小、缺少抵押物,部分技术不成熟,其成果市场化有待市场验证;科技企业缺乏合理的价值估值标准;缺乏配套的科技信贷体制。
“此次我们推行专利权质押贷款就是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 ‘手捧专利融资无门\’的困局,真正让技术与资本结合起来,让‘知本\’真正能换来‘资本\’。”宁国农合行行长毛凤国介绍说。
目前,专利等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资产,宁国农合行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将加速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市场转化,提升宁国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实现政府、银行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多方共赢,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章臣林)
新闻推荐
左手整治村庄 右手发展产业宁国市万福村多措并举,力促村美人富
宁国市万福村多措并举,力促村美人富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