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11年了,我的心结解开了

来源:新安晚报 2013-08-18 22:22   https://www.yybnet.net/

两人乘车到了宁国市区以后,男子没有去所说的工厂,却把汪大爷带到了市人民医院。该男子声称要先上楼去看正在住院的妻子,让汪大爷在楼下等着。几分钟后,他从医院大楼下来对汪大爷说,“我妻子住院需要交钱了,出门时我钱没带够,能不能先借点钱?”此时,汪大爷还沉浸在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兴奋中,他没有多想,便毫不犹豫地把身上仅有的145元全给了他。没想到,男子拿了钱上楼后再也没有下来,一直在楼下等到天黑的汪大爷这才醒悟过来,自己上当受骗了。汪大爷回忆说,“想到自己这么大岁数竟然被人给骗了,我就没好意思去报案,怕日后没脸见人。”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没想到前段时间他在看报纸时,发现一篇报道中的骗子也是以介绍工作为名,然后在市医院谎称妻子生病借钱行骗的,作案手法与自己当年的经历十分相似。难道是同一个人干的?带着那张报纸和心中的疑问,汪大爷来到了宁国市公安局宁墩派出所。汪大爷絮絮叨叨地讲述11年前被骗的经历,民警耐心细致地询问情况,并按法律程序展开对嫌疑人的辨认工作。经初步工作,民警认为老人所言属实,而且报道中的嫌疑人很可能就是当年诈骗汪大爷的男子。然而,这起案件涉案价值很小,时间跨度太长,再加上汪大爷当时没有报案,又没有人证、物证,办案难度可想而知。看着面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派出所民警没有放弃。

7月9日,宁墩派出所民警与刑侦大队办案民警联系后,来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呙某。起初,呙某对汪大爷的事儿矢口否认,但民警不急不躁,凭着丰富的侦查经验和讯问技巧,一步步戳穿其谎言,最终呙某叹了口气,说道,“唉,十几年前这么小的事儿,你们还这么认真,是我干的。”

7月11日上午,当民警把追回的145元现金交到汪大爷手中时,老人家激动地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道,“11年了,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看着老人那溢满幸福的面容,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陈杰

80岁的汪大爷心里一直有个结,前不久这个困扰他11年的结总算解开了。困扰汪大爷的心结,是11年前的一起诈骗案件。

2002年4月的一天,汪大爷在宁国市宁墩镇的街上遇到一名50岁左右的陌生男子,虽然两人素未谋面,但这名男子对汪大爷却十分热情。一阵寒暄之后,两人一见如故。男子问汪大爷是否需要找点活干,挣点儿小钱。汪大爷虽近古稀之年,但身子骨却很硬朗。一个人生活的汪大爷没有经济来源,一听这话正中下怀,当即表示想找一份活儿。男子见汪大爷动心,便称有一份在宁国市区某工厂当门卫的工作,包吃包住,事情轻松,待遇也不错。他让汪大爷赶紧回去收拾收拾,拿点钱和生活用品马上跟他去宁国市区。汪大爷满心感激,言听计从。

警察故事

新闻推荐

“山核桃之乡” 走出炒货界“大腕”宁国量身打造扶持政策,“真金白银”助企业渡难关

宁国量身打造扶持政策,“真金白银”助企业渡难关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1年了,我的心结解开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