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农民文化乐园建管“1+X”模式调查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5-20 22:15   https://www.yybnet.net/

吴冬梅

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管理中,黄山、宣城两市探索的“1+X”模式,可以说富有特色,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乐园建设与“1+X”模式

黄山市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徽文化底蕴及其影响深厚。在试点进程中,两市克服境内多山,土地紧缺,村庄偏小,人口居住分散等不利因素,不仅建成坤沙村、棠樾村、雄村、宅坦村、孔灵村、鸿门村、千秋村等7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而且自我安排了一批市县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所谓“1+X”模式,是两市在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建设管理模式。其中“1”是指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管理要实行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X”是指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管理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创新创造,使农民文化乐园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村一特”“一园一品”或“一村多特”“一园多品”。 “1+X”模式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有“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动作,还有因地制宜,保存乡村记忆、传承光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因而既向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目标前进,又打造农民文化乐园的特色。

二、“1+X”模式的具体运用

在建设环节,一是多渠道完成标准化建设。坚持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建设资金采取省级补助、市县财政投入、项目资金整合、乡镇(街道)自筹及社会募集,同时尽量利用闲置校舍村部、旧祠堂,集中现有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整合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活动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以期达到农民文化乐园“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建设要求。二是发挥优势完成特色动作。文化乐园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结合,如旅游景点演艺场所兼作文化乐园的礼堂和“四墙”,农民文化乐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实行集中建设,综合利用。三是两市以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为重点辐射周边,选择33个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作为市县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以一带多,带动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文化建设。

在管理环节,一是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县(市)—乡镇—村”三级管理制度,市县将文化乐园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定期检查和考核,乡镇确定1名领导分管,村“两委”明确1名村干部负责,配备1名村级宣传文化员。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成立由乡土文化专家、文艺志愿者、关老协会成员等组成的顾问组,代表群众参与农民文化乐园的日常管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和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养文化”,组织农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体育活动。

在使用环节,一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建设主题。黄山、宣城两市注重挖掘宣传新时期道德典型,用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学子、成功人士的事迹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形成健康向上、崇德尚贤的精神风貌。二是整理发掘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两市梳理地方文脉,发掘“诚信”“忠孝”“廉义”“徽骆驼”“绩溪牛”等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两堂”“四墙”为阵地,讲先贤故事,传村庄文明,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

三、“1+X”模式的借鉴意义

依据特色规划文化乐园建设。一是发现特色。为此可以翻阅档案资料,从典籍、县志、人物传记中发现被淡忘的历史;也可以走访名家前辈,聆听教诲,从他们的学识中丰富对当地文化的认识;特别要深入实地调研,与群众近距离接触,与自然山水亲近。多学、多思、多走、多看,方能同中求异,异中求新。二是精准定位。歙县雄村依托当地历史遗存,融合乡土文化元素,制作文化长廊,打造“崇功报德,书香雄村”为特色的文化乐园;宁国市千秋村文化乐园建设与发展畲族文化旅游相结合,新建畲族文化广场,公共文化服务和民族文化旅游相得益彰,文化乐民和文化富民一举两得。这些都是文化乐园精准定位的成功范例。

借助文化乐园保护乡愁。一是文化乐园成为特色博物馆、展览馆。如宁国市鸿门村的红豆杉根雕展厅、奇石馆、地质遗迹博物馆;绩溪县宅坦村的皖南古村落文化博物馆珍藏明代嘉靖以来的一千多份宗谱族谱和木、竹、石质文物,其文化底蕴触手可摸;孔灵村徽派陶瓷书画艺术馆集书画与陶瓷创作、烧制、陈列、展览、收藏、研究于一体,它们都是安徽省村级文化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借助这些特色博物馆、展览馆,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感触当地的文化特色。二是文化乐园成为民俗和草根文化的表演舞台。挖掘整理“非遗”和传统民俗,编排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创作发展百姓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利用农闲和传统节假日在农民文化乐园展演,让群众有乡愁可记,记得住乡愁。

依托文化乐园培育特色。一是文化乐园成为特色教育的基地。如徽州区坤沙村结合发展“农家乐”,开展“徽娘”礼仪服务、徽匠技艺传承等培训和农家乐厨艺大比拼活动,使文化乐园成为培养特色技艺人才的摇篮。二是文化乐园成为特色产品的生产基地。结合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推进以民俗产品和传统手工工艺品为主导产品的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手牵手,心连心,共筑“和谐边界”

皖浙两省十县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构筑警务协作、检务协作、司法协作和联排联调四项协作机制——■ 本报记者 张敬波近日,皖浙两省毗邻的10个县市政法系统及相关乡镇负责人在广德县举行...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民文化乐园建管“1+X”模式调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