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优质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安全”“优质”为核心概念的有机农产品逐渐走进百姓的视野。近日,有部分读者来电询问:安徽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情况怎样?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申报有机食品认证?为此,记者采访了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任旭东。
13家机构在皖开展认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任旭东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荷兰一认证机构率先对安徽、浙江各一个茶叶品牌进行了有机食品认证,自此,有机食品认证走进了国内食品生产和加工领域。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有26家有机食品第三方认证机构,其中中绿华夏、杭州万泰等13家认证中心,在安徽省开展有机食品认证。截至2013年底,安徽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增长到209家,有机食品有效证书324家,有机食品认证面积77万亩,其中有机食品有效证书数量名列全国第14位。但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安徽省有机食品有效证书数位列倒数第三位,不足山东省的一半。预计今年安徽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将达240家,有效证书数量将达370个。
有机食品区域分布不均
任旭东对记者说,安徽省经认证的有机食品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宣城、六安和安庆三市的有机食品数量超过了全省的一半,但经济发展迅速的皖江城市带和淮北平原有机食品数量却偏少。
同时,安徽省有机食品的品种结构也相对单一,总体上呈现出这样一种局面:种植业产品多,畜禽水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总体规模小,品牌效益不强。种植业产品超过有效证书数的80%,其中茶叶、水稻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各约占认证总量的27.6%、19.5%和20.3%,养殖产品和水产品只占到11.5%和7.4%。
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安徽省具有发展有机食品的自然环境优势。但安徽省有机食品发展状况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不相对称。 “虽然安徽省农业部门在特色农产品项目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名优农产品评审等项目中,都将有机食品列入重要条件之一,但全省并没有统一的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省级也没有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任旭东告诉记者,目前,全省有机食品尚处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分散开发阶段,只有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有机食品奖励政策,如宁国市对新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4万元奖励,对龙头企业生产的山核桃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任旭东表示,安徽省要进一步明确有机产业发展重点,制订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在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特色农产品项目开发、农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等方面,出台鼓励发展有机食品的政策、措施。在皖江城市带加快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的开发力度;在皖北平原加快米、面、油等大宗农产品开发,同时注重发展优质水果、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
◆相关链接◆申报有机食品认证有途径
如何申报有机食品认证?任旭东说,有机食品认证标志申请人向相关第三方认证机构提出正式申请,并提供合法经营资质文件的复印件,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合同等;申请认证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模,同一生产单元内非申请认证产品和非有机方式生产的产品基本信息;过去三年间的生产、加工历史情况的说明,如植物生产的病虫草害防治、投入物使用等农事活动描述;动物、水产养殖的饲养方法、疾病防治、投入物使用、动物运输和屠宰等情况的描述。
认证机构应根据有机产品认证依据、程序等要求,在10日内对提交的申请文件和资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在决定受理后,认证机构要根据所申请产品对应的认证范围,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查员组成检查组。对由多个农户组成的生产加工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有机食品认证的,应检查全部农户生产加工情况;对加工场所要逐一实施检查,需在非生产加工场所进行二次分装或分割的,应对二次分装或分割的场所进行现场检查,以保证认证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完整性。
认证机构根据对产地环境质量的现场检查和产品检测评估,作出认证决定,对符合要求的认证委托人颁发认证证书。在认证后,认证机构每年要对获证组织至少安排一次现场检查。
以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收费为例,有机产品认证费主要包括:申请费、审核费、注册费(含证书费)、年度管理费、证书变更费、副本证书费、销售证书费和认证标志费。认证委托人与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签订《有机产品认证合同》后,应按约定一次性付清认证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是:申请费、文审费和报告编写费各2000元;检查费、报告审核费和注册费(含证书费)各3000元。
(本报记者 喻寒松)
新闻推荐
11月9日,宁国农商行在宁国市第六届 “宁国农商行杯”夏季足球联赛中夺得冠军。此次比赛有13支代表队近4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今年也是该行连续第三年冠名该项比赛。高峰 摄...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