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服务为支点 打造“同心圆”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2-25 15:12   https://www.yybnet.net/

社区党建如何改变小、软、散,告别“小马拉大车”局面?宁国市做出有益探索,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凝聚、融合作用——

【核心阅读】

社区连着千万家。经济换挡升级,社会深刻转型,各种矛盾和问题复杂多变,社区党建如何发挥作用,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群众需要在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社会细胞”散布在哪里,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和有力引领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宁国市坚持“党建引领、区域统筹、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以为民服务为支点,大力打造社区党建“同心圆”,通过落实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打造务实管用实践载体,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本报记者 黄永礼

固根基:创新组织设置形式,选优配强骨干队伍

“它让我们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找到了‘根\’。 ”远在山东青岛工作的宁国市西津街道城北社区党员冯姗姗说。这个让流动党员找到家的“神器”,就是“宁国市西津街道城北社区”微信公众号。通过每日推送党建资讯,城北社区众多的党员和20名流动党员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了互动交流“零距离”。在浙江义乌工作的党员朱景,最近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成功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真的挺好,不但能实时关注家乡志愿活动开展,还能远程参与。 ”朱景说。

如何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推动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宁国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探索建立 “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小区(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组织体系。目前,全市社区共有网格党支部47个,小区(楼栋)党小组107个。“社区根据每个党员的职业特点、兴趣爱好,还成立了‘业缘\’‘趣缘\’等特色党组织,让专业特长、兴趣相投的党员们在一起,提高了活动实效。”南山街道城西社区的一位老党员介绍说。

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社区党组织“堡垒”的坚固度。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宁国市定期开展社区 “两委”干部培训,积极开展社区工作者公开选拔,优化社区班子结构。据介绍,目前18个社区、104名“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为36岁,绝大多数都是党员、大专以上学历。 “社区工作者都在转变观念,努力当好服务员,而不仅是管理员。 ”南山街道南河社区的工作人员说。

全市各社区普遍开展党员“亮身份,定职责”,结合社区党员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活动。南河社区下属的宁阳小区于2003年3月成立了一支由7名离退休干部、党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12年来,每人一周执勤一天,风雨无阻。至今,宁阳小区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同时,全市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和“联点进户共创建”活动,先后有2500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参与服务,2100余名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0户社区居民,提升社区为民服务和文明创建水平。

强服务:延伸手段拓宽半径,打响服务群众品牌

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鲜明主题。以服务群众为中心,立足“智、优、新”,宁国市推动社区党建实现“一社一品”“一社多品”,全力打响社区党建品牌、延伸各项为民服务。

依托城市社会管理中心平台,宁国市委组织部搭建了“智慧党建”平台,形成了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大数据库,实现了党员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社会信息的无缝对接。将“互联网+”融入基层党建,拓展先锋网站功能设置,同时,增设智慧地图、党员服务、互动交流、网上学苑等版块,开通智慧党建手机客户端,增强了党员教育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从“优”字着手,为群众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在宁国,找家政、修水电、叫外卖,市民拨打4452880,一个电话,服务到家,百姓生活变得更简单便捷。这个谐音“事事我爱帮帮您”的便民服务热线,吸纳20多个行业、百余家企业加盟,为市民提供专业市场化服务,自开通后,成为市民生活的好帮手。全市广泛实施社区“下楼工程”,将社区办公用房搬至一楼,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目前,18个社区中已有15个社区完成“下楼”工程。此外,全市网格化社会管理逐步推广,依托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实现派单、上户、审批、办理流程化,群众办事更快、更好。

沥溪街道桥东社区为丰富老党员党组织生活创新开设“老年读报组”;西津街道金桥社区开展“七彩社区”创建活动,提升社区整体工作水平……围绕 “工作开展有成效、基础建设有样板、创新实践有品牌、效果展示有形象、经验推广有标杆”的“五有”标准,宁国市委组织部积极求“新”,选择了6个社区开展社区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社一品”党建品牌。

聚合力:人财物保障有力,构筑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社区,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社区党建,需要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宁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梅长春介绍,市委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领导及市直单位联系帮扶社区长效机制,从人、财、物多方面向社区倾斜,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宁国市还建立了专门的经费保障机制,为社区办事提供“双保险”。社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每年10%的比例正常增长,完善社区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切实调动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为让在社区工作的实干者得到实惠,2015年,市财政按照每个社区每年5万元标准,发放社区干部办公生活补贴,还投入101.64万元用于社区建设。

各社区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普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兼职委员,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完善了社区与辖区单位间的双向互动、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形成多方协同、共驻共建、资源统筹的区域化服务合力。 ”南山街道白云社区负责人介绍,市领导和一些市直单位的联系帮扶,让社区的繁杂事务有了齐抓共管的合力,极大提高了社区办事效率。

站在南山街道城南社区崭新的办公大厅内,记者看到,2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敞亮整洁,各类办事指南一应俱全,前来办事的居民可以方便地了解自己所办事项需要携带的各类材料和所在窗口。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宁国市要求进驻社区的房地产企业须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方便社区推进“一办四中心”建设。同时,市委组织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从留存党费中拨出资金,对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布置的社区进行补助。目前,全市18个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全部达到200平方米。

新闻推荐

因未支付抚养费被女儿告上法庭想找她说说话:患病没钱身不由己

心痛的父亲恳请社会各界人士还我清白,谢谢大家。”近日在宁国市某高中门口,一男子高举“还我清白”字样纸牌,引得周围师生频频驻足。他说之所以做到这个地步,是想跟女儿见一面,把心里话告诉她。因为半...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服务为支点 打造“同心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