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宣城日报 2016-06-23 22:52   https://www.yybnet.net/

市残联为市区部分听力残疾老人送上了助听器,帮助他们走出无声的世界。

本报记者 顾维林 摄 顾秋凤正在为前来咨询的客户讲解相关业务。本报记者 余庆 摄5月15日是全国第二十六个助残日,宣城市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市残联 提供) 5月21日晚,市文化馆内,宣城市自立残疾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本报记者 汪辉 摄 文艺演出上,演员在吹奏笛子。本报记者 汪辉 摄 宣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效果图)。(市残联 提供)

5月15日一大早,家住市区鳌峰街道的王吉英就匆匆赶到了宣城市残疾人劳动就业中心。当天是全国第二十六个助残日,一场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正在火热进行。

由于右腿残疾,53岁的王吉英在家待业多年,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市残联发布的招聘会信息后,她顿时心中燃起了一股热情。“多亏了市残联等部门的牵线搭桥,才让我们有了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机会,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来自社会的特别关爱。”

这番朴实的话语是宣城市开展爱残助残工作取得成效的最好赞誉。多年来,宣城市以服务残疾人为根本目标,加快推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初夏时节,记者分别走访部分残疾人群体和相关部门,带你一同细数宣城市爱残助残工作涌现出的亮点,体会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动。

就业路上帮扶,创业路上指导

日前,记者走进宣州区金坝街道一家电信专营店里看到,顾秋凤正在给前来咨询的居民介绍电信业务。如果不了解,你会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与普通人并没有两样,但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她竟然在身体上有所残缺。

这是一段顾秋凤之前不太愿意回忆的经历:6岁那年,她在路边玩耍,不幸被一辆大货车撞到了,等她醒来已经是在医院,此时她发现自己少了一条腿,年幼的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被眼前的景象吓得大哭。生活的打击接踵而至:6年之后,顾秋凤的父亲因为尿毒症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塌了……

生活总有好转的一天。大学毕业后,在宣州区残联的帮助下,顾秋凤进入了市区一家物业公司担任文员。2014年3月,顾秋凤应聘到了宣州区杨柳镇的电信营业厅担任渠道经理。“我出来工作以后,妈妈就轻松一点了。”她说,一路走来,多亏了残联的帮助,不仅为家人减轻了生活上的负担,更让自己和家里人找到了生活的自信。

顾秋凤的故事只是宣城市帮扶残疾人就业的寻常一幕。近年来,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00余名,对未安置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安排1000万元。

残疾人就业难,创业更不易。对于这句话,家住郎溪县涛城镇黄墅村的张书平有着更深的体会。1990年,为改变家庭生活窘境,初中毕业的张书平当上了木工学徒。由于勤奋好学,没过多久,他就掌握了一手好木工手艺。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张书平意气风发地梦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2007年的一天,在电刨床上制作木地板时,电刨无情地将他的左手五指全部切断,致使左手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张书平开始变得消沉,直到一次讲座才让他重新燃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当时,为了帮扶残疾人创业,郎溪县残联举办了特种水产养殖培训班,张书平报了名。很快,勤学善思的他就在讲座之后瞄准了甲鱼养殖产业。2009年1月,张书平与邻村的一位村民取得联系,盖起了甲鱼棚,当年建棚投入资金33万元,从事甲鱼养殖。翌年1月,两人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还略有利润。

技能培训,这是宣城市引导残疾人创业的重要举措。多年来,为了让残疾人享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宣城市为7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个人就业扶持,发放就业扶持资金256.2万元,同时建立了5个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基地集中安置残疾人30人。

要“暖身”,更要“暖心”

5月21日晚,市文化馆内,一场特殊的文艺演出正在热闹进行。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场演出的所有舞蹈演员都是残疾人,他们大多来自宣城市自立残疾艺术团。

“很震撼!”这是许多市民观看完演出的最大感受。不少观众表示,除了精心的节目编排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残疾人在演出中散发出的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他们虽然身体残缺,但他们对舞台的热爱以及表演的专业水准,一点都不输给正常人。”一位市民如是感叹。

这是宣城市为残疾人精心烹制的“文化大餐”里的其中一道。多年来,为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全市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助残活动,积极推进残疾人文化建设。

“残疾人文化周”是宣城市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残疾人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活动中,宣城市首先不断完善残疾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继设立了盲人电子阅览室、残疾人图书室、残疾人书画培训室、残疾人文娱活动室等,同时积极组织、引导残疾人群众走出家门,享受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让残疾人‘暖身\’,更让他们觉得‘暖心\’。”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救助外,也要通过鼓励和引导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文体活动中树立生活的信心。

1991年,王伟出生在宁国市港口镇凉亭村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受其母亲遗传,他从出生起就是一名侏儒症患者。读初中时,学校离家的距离变得远了起来,身边同年级的小伙伴几乎都用上了自行车。每当看到他们疾驰在路上,王伟的内心总是一阵羡慕。“那时候特别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他回忆道,但无论经过多少次练习,先天的身体缺陷让他的梦想最终破灭。

2014年,机缘巧合之下,他被选入宁国市残疾人运动队,这让他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标。“虽然我身体有缺陷,但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能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句话并不只是空洞的励志,王伟为之付出了十足的艰辛。在当年举办的宣城市残疾人运动会上,首次参赛的他就取得了飞镖项目第三名的好成绩。紧接着,他又代表宣城市参加了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并一举包揽了铅球和铁饼两个项目的金牌。在去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王伟参与了F40级男子铅球比赛的角逐,最终获得第二名……

诸多荣誉让王伟变得愈发自信和开朗,但王伟深知,这一切与当初宁国市残联的帮扶分不开。“在运动队里,我既找到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说。

康复救助,让关爱没有“残缺”

市区林海路与宣古路交叉口,和市特教学校仅一墙之隔,一幢风格独特的建筑非常惹眼。这里就是新落成的宣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对于宣城市众多残疾人来说,一直以来,始终有个困扰他们的难题,那就是宣城市并没有一家功能齐全的残疾人康复机构,需要康复治疗时不得不去外地,既耗时又多花钱。“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成解决了这个问题。”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动动介绍,今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托养指导为一体的康复救助服务。

在市残联提供的一份资料中,记者了解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占地面积20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用于康复医疗(条件允许的话含托养)、150张床位,其他面积用于综合服务,含残联机关办公、残疾人就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辅助器具、信访维权等。

“康复中心将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来运作。”王动动介绍,所谓的公建民营模式是指政府建设,社会化运营,即前期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的人、财、物和运行全部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康复中心的前期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是中残联、省残联、市本级残保金,但是还存在资金缺口,公建民营的运作方式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康复救助是宣城市爱残助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宣城市积极以实施康复项目为龙头,以社区康复为基础,推进全市康复工作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低视力家长培训233人,盲人定向行走培训183人,成人助听器验配15人,肢体社区康复685人,智力残疾儿童社区康复240人。

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还为残疾人无偿发放辅助器具特殊轮椅、助行器、护理类辅具共506件,注视器、电动轮椅、假肢、矫形器等共209件,同时实施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和残疾人无障碍进家庭工作,共为950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约24.7万元,为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新闻推荐

打造畅通平安路

一条条道路得到完善,一个个集镇堵塞点成功疏通,一辆辆汽车停放得井然有序……这是发生在宁国港口镇老百姓身边可圈可点的变化。随着农村道路交通...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