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在工业经济发展中,更是离不开创新这一法宝。在安徽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在一大批企业的带动下,宁国核心技术零部件产业不断发展,不仅填补了不少国内空白,还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走出了一条宁国特色的转型之路。
[创新投入]企业长足进步的基石
在宁国核心技术零部件产业发展基地,不少企业都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鼎集团作为基地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拥有全国汽车橡胶零部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认可检测试验中心”。中鼎集团不断整合充实技术研发队伍,着力构建了集团研发本部、海外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合作的三层研发体系,现拥有工程技术人员65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近300人,先后承担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1项、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火炬计划9项,橡胶制品行业领先的自主设计、材料研发、模具制造、试制和试验的体系化创新能力已经形成,已成名副其实的基础部件配套专家。
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耐磨铸件专业生产企业,每年从产品销售收入提取不少于3%的经费用于科研投入,并建立了产品开发的信息网络,聘请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公司顾问,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2016年,凤形公司与广州暨南大学等单位合作的“产学研”项目《节材耐磨损钢铁材料制造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凤形公司乃至中国耐磨材料行业在国家级科技奖项方面零的突破。
[填补空白]走在行业发展前列
在部分基础零部件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一大批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冲击空白领域,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也为我国科技力量的整体提高贡献了力量。
宁国市志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铁型覆砂曲轴铸造自动化生产线”荣获第14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铸造装备创新奖,该生产线采用自主研发的14项核心专利技术,实现了曲轴造型、精准浇注等工序的自动化运行,具有结构新颖、性能安全稳定、柔性化、智能化特点,该项科技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引进全省首台HRPS快速成型机(3D打印机),成功制造出各类型号产品的泵体、泵盖、叶轮、导叶等模型,是安徽首家获得国家核三级泵设计与制造资格许可证的企业。
[专利之都]打造知识产权示范园
有了技术并不一定意味着有了产权,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许多宁国基础零部件企业积极申报国家专利,打造了一大批名牌产品。
安徽聚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一举改变了传统洗衣机的洗涤方式,掀起了全球洗衣机行业的革命风暴,“双动力全自动减速离合器”产品有力促进了洗衣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该公司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研发中先后自主研发相关产品30余个,申报国家专利近百项,获得专利知识产权40余项,截至目前聚隆公司持有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62件、外观专利24件。
2015年,该基地新增发明专利73件,新增安泽电工中国驰名商标1件;新批晨光汽车零部件、东波紧固件、麦特电器、华达耐磨4家安徽名牌产品。
[企业之争]掌握标准制定就是赢家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就站在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上。”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宁国市政府始终坚持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企业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占领步伐,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掌握在国内同行业的话语权。
宁国东方碾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耐磨材料企业,先后参与了铸造磨球、铬锰钨系抗磨铸铁件、铸造高锰钢金相、奥氏体铸钢铸件、耐磨钢铸件等9项国家标准和铸造磨球、铸造磨段等4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安徽省宁国市东波紧固件有限公司主持参与了挡圈技术条件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A型、孔用弹性挡圈B型、轴用弹性挡圈A型、轴用弹性挡圈B型5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主导编制了JB/T12791-2016油封弹簧标准;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耐高温润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车用空气滤清器橡胶密封件2项行业标准;宁国飞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机动车盘式制动块特征频率和阻尼试验方法1项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记者纪在学文/摄
新闻推荐
“新年到、开口笑,钞票大把怀里抱。 ”家住宁国的“福神”李先生今年可是来了个开门红,新年的第8天就一举中得中福在线全国累积奖25万元,幸运地成为宁国新年福彩...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