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紧急联动
7月3日,受持续暴雨影响,双桥联圩水位持续上涨,已超过堤坝保证水位一米多。数条通往灾区的道路浸水,轿车和普通越野车都无法通行,各种后勤保障物资和防汛人员无法输送到一线去。通过战勤保障联动协议,调集宣城市越野e族车队特种越野车5部确保了一线抗洪救灾保障和宣传报道人员的用车需求。
7月5日深夜12点,中心接到区防汛指挥部的指令:增援双桥联圩胜利段的官兵因抢险还没来得急吃饭,尽快送500份盒饭到一线。此时,绝大多数餐饮单位已经歇业,这个任务太艰巨。一想到前线的战士饿着肚子,依然一身泥一身汗在保护人民群众财产,机关事务局局长周丽荣迅速联系市机关食堂、区机关食堂赶制盒饭。同时,她带着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查找街上的夜市及未关门的饭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500份鲜香可口的盒饭终于完成,调用两辆特种越野车涉水冒险,终于将盒饭及时送到胜利圩抢险一线官兵手中。
舍小家 顾大家
自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命令以来,作为公车服务中心防汛抗旱应急调度指挥组组长的周丽荣,不顾自己身体不适、爱人肾结石突发、父母老家圩破水淹,始终坚守在岗位。驾驶员李骏是一名海军特种大队退伍战士,因脚部受伤逢了二十多针,但他轻伤不下火线。7月3日,双桥联圩胜利段出现险情,紧急抢险的某部“临汾旅”700余名官兵前来支授,因路不通,军车无法通行,只能步行。李骏同志挺身而出带着脚伤徒步行走10公里做向导,为抢筑子堤保住大堤争取了时间。驾驶员丁峰本来请假照顾因化疗住院的老母亲,但在中心进入紧急备战后他迅速归队,请求到防汛一线去。驾驶员方春海、邹本连、叶顺生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老驾驶员,在这场抗洪抢险救灾持久战中与年轻人一样“拼”,从不说苦喊累,始终“钉”在防汛第一线。驾驶员童梦杰,中心唯一的女驾驶员,在洪水面前却是“女汉子”,胆大心细,多次出车到堤破水淹的乡镇完成中央媒体采访的用车任务,为宣传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洪口浪尖显本色,不畏洪灾不负民。在这场抗洪抢险攻坚战中,中心所有职工及驾驶员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奋战在防汛最前沿,为全区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程祥彬:带领乡亲致富的“老兵哥”
(上接第一版)
他还与家朋乡“红色记忆”志愿者服务队一起,定期对垃圾污染严重的景点开展义务清扫,每次能从山上捡拾三四十袋编织袋的垃圾,肩背手提扛下山处理。
2015年10月15日,程祥彬与其他农家乐户主、导游及游客等百十来人,在家朋乡热门景点——海拔一千多米的豺狗狼尖山上,开展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得到了安徽卫视公共频道、黄山日报社等省市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从2014年至今,程祥彬夫妇发动和参与组织的义务捡拾垃圾活动达200多人次,自掏腰包补贴伙食费3000多元。
对此,程祥彬的爱人许秀华说:“开始我也不理解,但到后来受他耳濡目染的影响,对于环保也上了心。我们尽力而为,保护一寸是一寸,清理一分是一分嘛。”
扶危济困,为乡邻送去温暖
在乡亲们眼里,“兵哥”程祥彬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当年在部队就曾前后无偿献血达3000CC,10余本鲜红的献血本至今还保留在家。
采访中记者看到程家的墙上悬挂着一面写有“爱心捐助 恩重如山”八个字的鲜红锦旗。问及来龙去脉——原来在今年1月中旬,家朋乡富强村儿童江子涵和妈妈在乘中巴回外婆家的途中下车,小子涵被从后疾驰而来的三轮车突然撞倒,生命危在旦夕。短短几天家中积蓄全部花光,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江子涵家原本就欠下债务。厄运让这个贫困之家瞬间堕入谷底。
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家朋乡团委、妇联发出的《为车祸致伤小朋友涵涵捐款》倡议消息的程祥彬,马上打电话联系江子涵的家长,带头捐款200元。他还在乡农家乐协会、电商协会中发出捐款倡议,并且在客户群里联系企业老板,动员大家援助不幸的小子涵。
众人伸手力量大。今年1月25日,程祥彬把募集的善款近4万元送到江子涵父母手中,并到宁国市人民医院探望小子涵。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爱心捐助,江子涵的父亲感动得泣不成声……
新闻推荐
宁国讯 今年以来,宁国市西津街道积极开展辖区内税收征管工作,通过细宣传、总统筹、促协调、保服务,狠抓财政收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强化认识...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