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老书匠李世青和他的 400万字故事集

来源:宣城日报 2018-02-12 19:27   https://www.yybnet.net/

展厅一角。李世青教孩子们书法。李世青正在整理展厅资料。极为珍贵的手抄本。整理图书资料的李世青。出版成册的《宣徽四稿》,仅存十几套。李世青在溪口中学教孩子们书法与阅读。李世青亲笔所写。李世青给孩子们讲故事。

近日,虽然是寒风瑟瑟,但在宛陵湖公园内新华书店的三楼展览厅内却是暖意融融,一套名为《宣徽四稿》的400万字民间故事集吸引了众人好奇心,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套书的作者竟是位久居宣州区溪口深山的八旬老人。

1

80岁农民,回忆写故事的过往

当李世青出现在记者眼前时,他正在和参观者交流,身材略显魁梧的他谈笑风生。“我是一位初中毕业的农民,今年八十岁了,从20岁工作之初开始收集故事,至今已经有整整60年了,家里的手写书稿有一米多高,字数约有400多万字。”李世青笑着说。

目前在展览厅内展出的《宣徽四稿》套书一共4本,分别是《评稿》、《搜稿》、《觅稿》、《遗稿》,记载的都是民间故事。“四本书的收集与编写整整花了40年的时间,不容易呀,每一篇的故事都是从民间听来,有的故事篇幅长达7万多字,那也是听了几天才听完,书里的故事很多,都很有趣味性和传奇色彩。4本书我一共整理出60卷故事,希望能留给后代,希望他们能够看这套书,能够将里面的故事继续传播下去……”李世青颇为感触地摸了一下摆放整齐的《宣徽四稿》,此时的他似乎在回忆往事,久久沉默不语。

沉甸甸的一套书拿在手中,一眼望去是那种印制年代久远的书籍。记者询问起《宣徽四稿》的始末时,李世青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他如数家珍起来。

2

生活虽坎坷,20年快乐收集故事

1938年,李世青出生在宣州区,自幼便跟在外公汪清涟身后勤读书多习字。在宣城中学时,更喜欢上阅读与写作,中学毕业后他被送入了省文化厅艺术培训班学习编剧、编导班继续深造。然而,命运弄人,1961年,23岁的李世青被下放到宣州区溪口镇。

扎在了农村,他跟人学起了油漆活。“有一次,我干完活,看到雇主家的女主人在对孩子讲故事,我也凑过去听了起来,我这一听不得了,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李世青回忆说,当时女主人说的是个传奇故事,和一个知府有关,断案判案的十分有趣,令人记忆清晰。

还有一次,在出门刷油漆时,李世青认识了一位曾在张学良手下做过军需官的老人,老人与他十分投缘,老人也天南地北的聊起了在军队的生活。老人极为生动的描述让李世青顿时忘记了工作。“我一听就上了瘾,他讲的故事都带点神秘色彩,我回家以后满脑子都是他讲的故事,久久挥之不去。”李世青说,当时的中国,如果用笔记录故事可能会被人嘲笑与举报,他虽然不敢记录在册,却在心里将一个又一个故事熟记于心,念念不忘。

第二天,李世青又赶到老军需官那里,两人又接着聊天。老军需官脾气怪,他讲一个故事,也要求李世青讲一个。为了获得老军需官的故事,李世青将自己听到的故事全盘托出。一个故事换一个故事,李世青从此开始便走了收集故事的道路。

在收集故事的过程中,他也收获了爱情,收获了家庭,三个孩子也相继出生,生活逼迫他放弃了走南闯北的油漆匠工作,他摆过面摊,卖过甜品,贩过茶叶。虽然生活在发生改变,但收集故事的习惯却依旧没有变化,时间渐渐地走到了1976年。

1976年,中国发生了巨变,李世青也终于可以用笔记录与书写他所知道的故事……

这一年,他已经38岁。

3

怕痴成拖累,妻子一句话点醒迷茫人

对于李世青来说,收集故事记录下来是一份难事,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三个孩子要抚养长大不容易。为了能够买笔和墨,李世青从拮据的收入中咬牙挤出费用购买笔墨,当第一张纸铺在桌上时,久未拿笔的李世青有些激动,当他写下第一个字后,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写下了他第一篇民间故事《江宁知府》。

李世青内心对文学热情令他全身心投入,故事集不断出炉,厚厚的书稿也越堆越高。一次,他在一个村妇口中听到了关于江南贡院的故事,为了求证这个故事,他跑去南京寻找江南贡院的旧址,又让当地人带着他去寻找故事描述的地点和建筑。“那时候,为了写好这篇故事,我花了钱请了一名当地向导,将地点和建筑物对上,终于换回了我心满意足的故事。”李世青笑着说。

几年下来,李世青为了收集更多的故事,跑遍几十个大小县城,饿肚子,露宿街头。但面对着种种困难,他始终坚持到底。

故事越来越多,书稿也越写越多,但家庭的经济情况却也越来越差。在孩子们眼中,父亲的痴迷拖累了家庭,孩子们开始抱怨父亲“不负责任”。家人的抱怨,乡亲的议论,破旧的房屋,李世青有些迷茫,该不该坚持?

一天傍晚,李世青搬出了所有的书稿,他点起火盆,突然狠心将一卷书稿投入火盆之中,书稿渐渐变成灰烬,眼角的泪水默默流淌,七尺男儿此时放下了他心中的梦,手中一页页书稿陆续投入火中,李世青整个呆若木鸡。

当妻子推门进屋看到眼前一切时,立即抢下了书稿,妻子胡爱莲指着李世青说:我嫁给你是看中你的文采,你辛苦多年写的书稿就这样烧了,难道你不觉得可惜吗?你对得起你的辛苦付出吗?你应该把书稿留下来给后人看。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李世青立即一盆水浇灭了火盆。

4

第一篇铅字,农民故事家出名了

1993年的冬日,反复修改后的《江宁知府》被李世青装订好塞进了大信封,投递到了当时中国十大刊物《中国故事大刊》的编辑部。没想到,稿件被退回。不能理解的李世青打通了王春桂总编辑的电话。

当李世青一身尘土站在武汉市的《中国故事大刊》编辑部前,王春桂总编辑亲自接待了他,他仔细阅读《江宁知府》后欣喜若狂,表示能够得到李世青的书稿实在是难得。

最终,《江宁知府》一稿如约刊登并改名为《天地为证》。李世青的书稿刊登后在全国引起了热评。回来之后,李世青也接到了安徽省文联创办刊物《传奇传记》编辑部打来电话,电话里向他询问了故事集是否还有等事项,邀请李世青去合肥面谈用稿的事情。李世青将自己的第二篇作品《宁国府女刑名》带着踏上了北去的汽车。

在《传奇传记》的编辑部,农民李世青令所有编辑大为感叹,真没有想到如此文笔竟出自一名农民之手,总编辑王振刚更是对李世青的书稿赞叹有佳,当场决定刊用。

就这样,李世青的名气渐渐地大了起来,全国各地的刊物开始陆续找他约稿,每篇稿件都给出了丰厚的稿酬,家人与邻居纷纷投来佩服的眼光,孩子们也渐渐地开始理解父亲并支持他的写作事业。

时光飞逝,时间转眼过去十多年,堆放的书稿如何保存成为了一个问题,录入计算机变成电子版,在别人的建议下李世青将400万字书稿整理完毕,但打字输入费用高达数十万元,这个计划搁浅了。

5

一套书诞生,见证友谊与关怀

2007年的夏季,在宣州区人大工作的程晓文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在溪口镇参观文化景点时,他得到了一个消息:一个溪口镇的老人需要帮助,几百万字的书稿寻求别人帮助。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程晓文找到了溪口中学的李世青,两人一见如故,交谈至深。“看完李世青的书稿,感觉溪口镇能有这样的文化财产真是令人高兴,所以我决定发动几位朋友一起帮助李老,共同完成《宣徽四稿》的录入工作。”程晓文回忆说,当时找到了几位朋友,大家都热心帮助李世青,他们坚持不懈,反复校对,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李世青的《宣徽四稿》和其它故事传记都被录入成了电子版。程晓文还在论坛上开辟了李世青作品展的专区,将《宣徽四稿》中的故事全部上传至网络,李世青的毕生心血终于被网络大众所知,《宣徽四稿》一时被万人点击,阅读量过百万次。

“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很感谢程晓文,没有他们的关心,我的《宣徽四稿》也不会印刷成册。”李世青感慨万分地说:2009年,就在印刷之前,他的书被出版社看中,相邀出版的邀请函也如约而至,但前期过高的费用让李世青再一次感到无助。李世青想印书却没钱的事情不胫

而走,李世青的亲戚、朋友、邻居们纷纷掏出钱来,李世青也找其它途径借了一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宣徽四稿》终于印刷成册。

溪口镇老书记汪军得知李世青印刷《宣徽四稿》的事情后,主动上门,他拉着李世青的手说,你的书我帮你推销!汪军书记二话不说背起十多套书向外走,他每天走街串门,向熟悉的朋友推荐这套书籍,短短的时间,600多套的书被汪军销售一空。“我是幸运的,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宣徽四稿》,是他们让《宣徽四稿》得以与天下人相见……谢谢!谢谢!”李世青激动地说。

新闻推荐

宁国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宁交易国告字[2018]04号

经宁国市人民政府批准,宁国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公开出让1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要求:(表格见下)二、竞买人条件及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书匠李世青和他的 400万字故事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