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飞 游飞
在2013年“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雅安市区大南街成为市民狂欢的地点。“每年12月24日,都是我们最忙的一天。”雨城区环卫处负责人介绍,根据往年经验,在下午6点时,洒水车将提前湿润地面方便打扫,6辆清运车辆以及31名工作人员在狂欢现场守候。晚上9时,多功能清扫车进场,在狂欢的人群逐渐散去后,清扫工作全面展开。
雅安有用面粉、鸡蛋“打仗”的偏爱,夜幕降临时,人们携带面粉、鸡蛋、人造雪花等物品,在这里嬉闹狂欢。
记者在“平安夜”当天晚上9:30看到,狂欢的人群散去后,环卫工人在寒风中打扫着“战场”,要工作到深夜。
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他们并不反对狂欢,但每年这天,狂欢者乱丢垃圾都会给他们带来繁重的工作,倡议文明狂欢。
记者认为,对市民而言,每逢节假日,营造欢乐气氛,达到放松的目的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市民都文明、理智过节,采用其他材料“打仗”,其他方式狂欢,既达到狂欢效果,又减轻环卫工人负担,这样的狂欢,也许更有意义。
一座城市不仅需要外表风貌的建设,更需要每一位市民内心素质的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星游飞)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后车未能及时刹车酿成多人死亡的事故再次出现。1月22日,记者从省安监局获悉,雅西高速一辆车侧翻(无人死亡)后,后车未能及时刹车,造成5人死亡。22日9时40分许,一辆车...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