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雅安 今日名山 今日荥经 今日汉源 今日石棉 今日天全 今日芦山 今日宝兴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今日雅安 > 正文

“智慧气象”服务 惠及社会民生

来源:雅安日报 2019-03-31 09:47   https://www.yybnet.net/

邱双正在做天气预报分析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气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会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出行,气象信息更是防灾减灾的“指南针”。那么,雅安的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气象部门又是如何准确预测天气的“喜怒哀乐”?

记者走进市气象台,为读者揭秘气象预报“出炉”的过程,探访“智慧气象”如何服务百姓生活。

如今市民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很多,手机、网络都可以看到预报,虽然市民看到的天气预报内容只有短短几十字,却凝结着很多气象工作者的心血。

今年29岁的邱双,是一位有着7年气象预报工作经验的气象预报员。对于气象预报的过程,她已轻车熟路。

27日上午9点,在市气象台办公室内,邱双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在表格上记录着数据,认真地收集、分析天气数据。她告诉记者,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资料观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天气分析-预报产品。

“现代气象资料的观测有多种渠道。地面观测、高空观测、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观测网络。”邱双告诉记者,为了捕捉灾害性天气的行踪,雅安市气象部门建立了具有先进水平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覆盖全市368个气象监测站,提供1分钟×24小时的监测服务,观测的数据两分钟内到预报员平台,3分钟共享服务市民。可提供6种不同要素、不同角度的观测数据,收集到需要的数据后,气象预报员就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做出7天内各种气象要素的具体天气预报。目前,市气象台一共有6名气象预报员,他们轮流值班,为市民守望天空变化。

邱双说,在实际工作中,每个预报员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完全一致,这需要预报员结合多年预报经验,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地形特点,参考最新气象资料,结合全省天气会商,最后做出预报结论。

天气预报结论做出后,通过传送到互联网、短信等方式,市民就可以获得新的天气预报信息。预报信息不仅直接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更可以从趋利和避害两个角度,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预报准确与否,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每次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出去后、实况没有出来之前,一颗心都是悬着的:一旦因为预报失误或偏差,导致了严重的气象灾害怎么办?”邱双说。

天气预报对于城市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对于天气预报,大多数市民最关心的,就是准确率的问题。

为此,邱双表示,天气预报的“准和不准”,市民的理解与气象业务上的标准有差异。比如这条街在下雨,但在下一条街没有下雨,群众可能会认为预报不准。但在气象专业层面上讲,判断预报准不准有相应的站点比例要求。“在一个大区域的多个观测点中,如果下雨的站点达到一定比例,在气象业务上就算是准确预报。”邱双说。

“要说天气预报不准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大气系统为非线性系统,根据混沌理论,天气预报不可能100%准确。在雅安市,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是比较高的,能达90%左右。降水量级准确率为80%以上。当然,老天的‘脾气’有时也难以捉摸。”邱双说,但气象部门掌握的气象资料肯定比普通市民多且专业,因此如果预报有雨,肯定是八九不离十,希望大家还是做到防患于未然。

尽管天气预报不可能100%准确,但气象预报员确实付出了100%的努力。

邱双坦言,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公众对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那样,我们的挫折感会少一些。”邱双呵呵地笑了。

临近清明假期,市气象台气象工程师王俊驿将搜集的湿度、风向风速、温度、气温等数据汇总后,经现代化仪器进行大数据分析,得知雅安市清明期间都是阴雨天气。

“气象预报目的是方便群众生活生产。”王俊驿清楚地记得,2018年7月18日,他和数位技术人员分析得知,次日雅安迎来一次暴雨降水天气,立刻对外发布次日暴雨天的预警信息。

当技术人员在室外观测到不断变厚的鬃积雨云,经再次精确计算后,确定次日的降水量将超100mm,达到大暴雨级别。“必须尽快将此消息上报,检查易出现地质灾害区域的防灾设施。”

这时,雨城区多营镇政府工作人员来电咨询次日的天气,他表示因五营村地势原因,极易形成泥石流。

王俊驿等技术人员立即赶赴五营村考察,经调查,技术人员建议该村村民立刻转移,以躲避可能到来的地质灾害。7月19日,该地38户148名村民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接下来两天内大暴雨如期而至,强降雨导致文庙沟(小地名)发生小型泥石流,G318交通中断,其破坏力较大,但因村民提前转移无一人伤亡,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

如今,每每忆起此事,王俊驿心里喜滋滋的,脸上堆满笑容。他说,随着现代气象预报技术提升和精密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天气预报员每次都能给群众带来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正如王俊驿所言,因预测技术手段提升,科技设备和条件被不断更新,雅安市几近准确的天气预报已不是难事,天气预报员“未卜先知”的作用被充分发挥。

“顶雾有雨,雾散天晴”。一直以来,周公山都被雅安人称为“晴雨表”。在周公山深处,有一个隐秘气象雷达站,为瞬息万变的天气提供精准的防灾减灾信息。这便是位于周公山山顶的多普勒天气监测雷达塔楼。

“如果把天空比作人体,多普勒天气监测雷达就是一台CT机。”市气象台台长周学云告诉记者,这台天空“CT”机伫立在周公山山顶,塔楼高高耸立,气势恢宏。该项目2014年立项,经过多年考察和建设,2018年8月投入运行。

和过去相比,新系统可每6分钟监测一次天气,循环次数明显增多,监测范围也极大增强,覆盖直径达400公里,监测内容也更多样,可探测降水、雷暴、冰雹、热带气旋等多种气象,具有探测范围大、灵敏度高、全自动、全天候等运行特点。

“新系统对提高雅安市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和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周学云说,尤其是每年夏季,突发的暴雨和冰雹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群众生命。发现如果有冰雹生成的条件,气象部门就会通知有关部门通过会商做出预报,或者通过人工除雹的方式,将冰雹转化成降水,降低可能的损失。

雅安地处青藏高原陡峭东坡和成都平原过渡地带,无论是年雨量、雨日和暴雨日数,都是高原东部的最大值区。这个多普勒天气监测雷达,能很好地覆盖其他区域雷达的盲区,有效监测和预报川西地区青衣江流域的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

而今,通过雷达、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大幅提升了雅安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对天气趋势科学研判的“智慧含量”。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融入日常生活。”周学云表示,从观测、预报到服务,雅安“智慧气象”一直都在。在服务领域上,它不仅涵盖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更要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服务内容上,它不仅关注气温风速等气象要素,更要准确研判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做好天气影响服务。

近年来,雅安市气象部门基于综合气象观测网数据,从城市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三方面,围绕城市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和决策服务,为雅安建设宜居宜业气候适应性城市做出贡献。同时,基于历史气候数据挖掘,制作发布全市大风、雷电、冰雹、强降水灾害性天气预警产品,开发了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产品,让防灾人员和市民直观了解不同区域的气象灾害风险,从而能够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未来,雅安市还将持续开展灰霾、气象扩散条件预报、环境气象预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为雅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市提供更多服务。”周学云说道。

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全力打造“学在雨城 品质教育 ”品牌

近年来,雨城区围绕建设“川西教育中心”的目标,以教育质量振兴为抓手,树典型抓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智慧气象”服务 惠及社会民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