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对榆林市旅游城市环境状况进行了报道,文章认为,出行难、旧址周边环境差、旅游综合环境不佳,是延安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该文中说:“记者在街头欲打车去宝塔山景区,在路边等候多时却不见空车。约15钟后,已载有一名乘客的出租车停在记者面前询间去向,得知不顺路后扬长而去,随后的几辆车也出现同样的情形。记者只好步行近一公里后乘公交车前往景区。”《新华每日电讯》列举的问题,正是延安旅游环境急需补上的一课,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及全体市民的重视。
这几年在解决市区交通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富有成效。但是乘车难还依然存在,尤其是出租行业问题比较突出,出租车拒载、拼座已成习惯。去市中心就载你,去不方便之地就拒载;见一个人就拉,见二三人带大包小包就不拉。要彻底解决这些恶习,一是行业要发挥作用,大力倡导服务至上的理念,让圣地窗口形象在出租车行业得到体现。二是增加出租车量,延安年旅游人数达到1400万人次,而现在只有700多辆出租车,数量实在不够。另外,公交车服务也要上水平,规范上岗,正点运行,开展服务竞赛活动。
全市整治旅游环境活动开展以来,经过市区两级的努力,延安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整体环境还较差,尤其景区周边环境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各种办证广告铲除后仍不时出现,烟头、纸屑随便丢。延安解放剧院广场务工人员三五成群围聚在一起,影响市容。小东门是去宝塔山景区的必经之地,多路公交车在这里上下乘客,车流量和人流量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宝塔区南川几个乡镇的客车长期在小东门交通旅社载客拉人,各种“黑车”停在路边等待雇主,使得这里的秩序更显混乱。
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延安的旅游环境整治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立足长远打算,解决突出矛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强国峰实习生丁珊)9月5日,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天高歌》诗集首发式在市政协机关会议室举行。市政协主席樊高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慧芳,市政协副主席雷增高、郭必选、张玉曙...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