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聚焦“两会”,民意汇集“两会”。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紧紧围绕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提升、三个翻番”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民生、创新、转型发展、统筹城乡等话题不断升温,折射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期盼市富民强、社会和谐。
【食品安全:贵在日常监管】
近年来随着榆林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餐饮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事故和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餐饮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监管迫在眉睫。
谢航代表建议,食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狠抓重点地域督查,加大重点品种稽查等途径,通过全员出动,全面排查,全力突击等方式,对辖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加强对榆林市餐饮单位、食品流通渠道的日常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
安全。
【城市发展:服务要先行】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住宿难等现象十分突出,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品位的提升亟待解决。
刘宏岗代表建议,在群众聚集地区和人流量大的区域建设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同时高起点、超前规范城市未来发展蓝图,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思想素质。
沙张明代表坦言,延安城市要发展,必须尽快提升城市品位。他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延安市区建筑楼体外立面的乱贴乱画进行治理,特别是对空调室外机悬挂进行规范,使每个建筑物外立面整齐规范。
【重大项目建设,应评估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在一个地区或地域的总量是基本固定的,它对人们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张晓荣代表认为,建立重大项目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制度应早日提上议事日程。
张晓荣代表建议,在榆林市推
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按照榆林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把有关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起来,统筹考虑城市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治理水污染、污水回收利用以及水环境等问题,对全市水资源定期进行普查,并以此评估水资源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承载力,制定水资源(包括外引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规划。这样可以避免城镇化盲目扩张和项目的盲目上马造成供水难以及区域性的生态失衡问题。
【缓解交通拥堵应多措并举】
去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区交通秩序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交通拥挤、车流人流混杂情况依然十分突出。
姜志东代表提议,在市区重点路段,如南桥至王家坪桥,东关至凤凰广场等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或限时通行,全部设为步行街。同时加大对停车场的规范管理,取缔在主要街道上划分的不合理的临时收费停车场。
牛江涛代表提出,市区很多学校,如实验中学、延安中学等在上下学时间段,接送学生及过往的车辆很多,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市上应
在这些地方修建人行过街天桥,缓减交通压力,杜绝安全隐患。
【家居建材市场:整合规范要跟上】
近年来,榆林市家居建材行业发展迅速,但管理水平滞后,造成行业市场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家居建材行业缺乏整体规划和行业准入管理,造成城区家居建材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行业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城区老市场经营水平低、交通差、市场内各类安全隐患严重,不但严重扰乱了周边市民的生活,甚至埋下极大的城市安全隐患。
杜温中代表建议,把家居建材行业纳入到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中,制定家居建材行业整体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延批、缓批新上的家居建材市场建设项目,达到控制行业规模,保障整个行业稳定长期发展的目标。同时,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搬迁城区内老市场,缓解市内交通拥堵及城市安全隐患问题。
【出台补贴政策,解决农业产业园区用地难】
政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但是在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因为土地使用权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农民流转土地
的积极性不高,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陷入僵局,给产业园区用地建设带来了阻力。
杨林生等代表建议:应尽快出台鼓励农民积极流转土地的奖励扶持政策,适当对流转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给予奖励,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农业产业园区用地建设,同时对招商引资的龙头企业出台具体的政策、资金鼓励办法,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非公企业:人才扶持力度需加强】
未来几年是榆林市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将为延安经济起到补充财源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着人才缺乏的问题。
李新文等代表建议,要加强非公企业人才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应出台政策规定,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同时在市上选拔任用工作人员时,能优先选拔非公企业的大学生,鼓励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就业,这样可以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新闻推荐
刘丽华企业人文关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与企业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对离退休职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企业更应责无旁贷,充分发挥离退休职工的余热,同...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