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强国峰)“按照‘市区联动,建扩并举,整合资源,均衡发展\’的思路,加快城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步伐,缩小校际差距,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均衡发展。”这是市人大代表侯忠义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建议。
侯忠义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延安城区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一方面,公办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延安城区学校布点基本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除新建了中石油小学、延安小学外,20年来再未新建小学。城区现有公办小学17所,在校学生20426人,教学班386个,平均班额63人。按照小学标准班额45人计算,应设教学班542个,尚短缺教室156间,导致部分学校班额过大,择校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寄宿制学校需求大。除延安中学、区四中等少数学校外,多数学校不具备寄宿条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工作和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寄宿制学校的需求愿望增加,制约着城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侯忠义建议,一是希望市政府成立延安城区教育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延安城区教育规划选址、项目建设、资源整合等问题。二是要优化小学教育资源,按照“优化资源、促进均衡”的原则,采取“区域联盟、以强带弱、托管合作”的办法,建立“大学区管理制”,辐射带动城区六大学区统一管理、指导。三是通过改(扩)建或者置换等方式,适当增加城市寄宿制学校,着力整合教育资源,满足人民需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伟)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认为,交通拥堵、停车难已成为延安市区面临的重大难题。市人大代表景有国、郝建东等建议,加快建设环城道路...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