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区民众剧团常年深入乡村演出,恢复了乡镇电影放映队,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放映5000多场,观众达90余万人(次)到目前为至共放映8000多场,观众达150余万人(次)。加强社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先后创办文明市民学校240所。全区共建起老年人健康活动场所28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92个,组建中老年文艺活动团体38个,女子舞蹈队5个,社区科普宣传队20余个,以及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多种文艺团队,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宝塔区城乡基本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高潮”的局面,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使城乡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精神文明创建达到了新的高潮。
抓创建,文明评选唱主角
为了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该区继续坚持在城区“争先创优”、在
农村评选“文明示范户”的基础上,按照“巩固、延伸、创
新、提升”的思路,打破城乡界限,探求新的载体,对文明
单位创建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文明行业创建坚持抓住
重点、带动一般的工作原则,以诚信建设为重点进行常
态管理,促进各行业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普遍推行
优质规范服务,认真组织“创佳评差”、“文明服务示范单
位”、“文明班组”、“文明柜台”等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
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了行业环境整洁化、服务
程序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塑造了窗口行业新
形象。在广泛征求各乡镇、各党委意见的基础上,经星
级把关部门把关、文明委主任会议联评定星等程序,评
出十星级单位378个,对148个单位的星级进行了调整,
对79个单位予以扣星。创评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和广
大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抓根本,宣传教育促和谐
该区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建立健全了四个文明建设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的工作机制。与33个党委签订了《2012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成立了“道德讲堂”宣讲队,区上抽调26名干部,分成6组,深入到全区20个乡镇,611个村组,宣讲场次达40余场,人数达2万余人次。区上还组建了十七大精神宣讲队、素质教育宣讲队、科技扶贫服务队、文化下乡演出队四支队伍,长期活跃在校园、农村、社区、企业、军营等基层一线,围绕党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生产技术、致富技能、创卫知识等进行宣讲、演出、服务。利用节庆民俗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共同精神家园为主线,组织开展了“践行雷锋精神、投身志愿服务、建设幸福宝塔”、“关爱自然,义务植树”、“道德讲堂宣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等10多场主题实践活动,还举办了由区文明办,宝塔成长幼儿园承办的“快乐儿童、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艺演出,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教育中,该区举办培训班56期,培训干部群众7万人次;组织各文明单位专门排练反映全区公民道德建设成就的晚会,进行了专场演出;组织各文明单位交通志愿者利用周末在市区的重要路口进行交通协管,劝导行人不乱闯红灯,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文明的力量让宝塔这片热土,到处充满着关爱的气息、感恩的气息、绚丽醉人的气息,这一浓郁的气息必将化作一种前行的力量激励着人们投身于延安的建设之中,推动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腾飞。A⑧
新闻推荐
立足课堂抓教改提升内涵促发展——延安市第一中学建校十年系列报道之四
鲁玮鲁延记者刘西英建校十年来,延安市第一中学的教研工作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改促提高、以科研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以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立足课堂改革,以备课组...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