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走了,走得很匆忙,匆忙得甚至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告别,更未来得及安排好他所倾注大量心血的延安太和山道观建设和管理的事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这一噩耗传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好端端的一个人,前几天还听人说,他在区上一个政协方面的会议上还慷慨陈词,为延安民族宗教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可万万没有料到,几天后的他却撒手人寰,永远告别了他的家人、同事和亲朋好友,以及他所挚爱并为之奋斗的道教事业。令人十分悲伤和惋惜!
我匆匆赶到位于延安长青路他的家中,面对他的灵柩,深深地鞠躬默哀,以寄托对他的敬佩之情!
老冯,名金海,1939年5月24日出生于陕西省子洲县。15岁离开子洲老家来到延安,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延安交际宾馆、延安商业车队、延安供销干校工作;1985年出于对道教事业的崇尚和热爱,主动加入延安太
和山道观建设与管理的队伍。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太和山道观管委会主任;2008年之后又担任了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延安市道教协会会长。同时,他还是延安市第二、第三届政协常委,第四届市政协委员;宝塔区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常委。
我与老冯的相识已有十几个年头了。1997年秋,我由市里调来区上,分管民族宗教工作。出于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视,出于对太和山道观的繁荣兴盛,出于对安全和稳定的考虑,同时,也出于对老冯工作的支持,我曾多次登上清凉山巅,调查研究,与老冯促膝交谈,就如何建设和管理好太和山道观,敞开心扉,交换意见,彼此来了兴趣,有时竟畅谈到深夜。通过多年的交往,我深深感觉到老冯不仅对道教事业非常虔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而且心地善良,对人诚恳,是一位难得的好知己。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工作中相互支持,生活中互相关照,常有往来。2006年7月,我
调往志丹工作后,老冯几次前来看望,并就志丹的民族宗教工作特别是道教事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正是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才使我们坚定了支持宗教界对志丹太白山、九吾山道观的整修和重建的信心,两处道观建成后,对于繁荣志丹的旅游事业,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眼下,我虽然调离志丹,重新回到宝塔区工作,但是老冯对志丹的道教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永远铭记在心,感激不尽!
太和山,古称“天山”、“莲花峰”,位于延安城东北的清凉山之巅,海拔1137米。南濒嘉岭山,西邻凤凰山,素有“三山鼎立,太和第一”之称。太和山道
观,历史悠久。早在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在山上修有莲花城,内建奉国寺,供奉释迦佛祖;宋元丰元年(1078年),道士郇道虚首建道观紫极宫;金大定十年(1170年),延安府兵马都总管任国公米加萨哈苏重修仙洞北极紫薇殿;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设道纪司于太和山紫极宫;明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为感神恩,诏令全国各地,大兴道观神庙,太和山亦应诏受益扩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兴建了真武殿;明万历五年(1577年),延安知府洪志远,“卷廉重建”真武殿;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年),重建了圣公圣母殿。太和山道观历史上曾多次遭受破坏。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延安,道观未能幸免;
文革期间,破坏更为惨重,庙宇殿堂几乎荡然无存。然而,道观屡圮屡建,香火不断,延续至今。是陕北颇具影响的道教圣地。
1985年,在省市区各级领导和省道协的大力支持下,有识之士王成占、冯金海、郭升荣、野克让等人,集众意,领信民,集资百万,修复了真武祖师大殿、玉皇殿、观音殿、四方神殿、财神殿、药王殿、龙王殿和元辰殿。并修建了两层28间宿办楼和8间小平房,整修了上山简易公路,使太和山道观初具规模。1996年,道长王成占仙逝后,冯金海在范泰应、牛社满等人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积极献身道教事业,在当地政府和上级道协的关怀下,夙兴夜寐,至诚不懈,集思广益,广
开门路,决心恢复昔日太和胜境,对道观的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分步予以实施。十余年来,先后重建了50余座殿堂,使太和山道观大小殿堂扩展到64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香火旺盛,游客不断。每年到此焚香旅游者多达30余万人(次),年收入突破700万元。与此同时,在道观基础设施建设和便民服务方面,他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劳动,极大地优化了太和山道观的旅游环境。
老冯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乐善好施,扶弱济贫。数十年来,太和山道观在他的领导管理下,誉满陕北,尤其是在扶贫帮困、救灾救济、造林绿化、环境整治等方面累计捐款达500多万元,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太和山道观因此被省市评为文明道观,他个人也多次荣获各种殊荣。
冯金海道长,天性敦厚,德纯守信,道心坚固,办事公正,言行谨慎,是爱国爱教的典型人
士。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爱国爱教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
中国是道教的发源地,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创造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所著《道德经》,作为道家学说的总纲,系统地揭示了宇宙生物发展的总规律,其浩瀚深奥的哲学思想,无愧为“万经之王”的美誉,令海内外有识之士深为信服和敬慕。
而今,老冯走了,享年73岁。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论古代,老冯就算是寿终正寝了,可是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来看,他虽不能说是英年早逝,但也不到该走的时候。他的匆匆离去,无疑是延安宗教界的一大损失。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人纷纷前来吊唁,与老冯辞别,送老冯上山,这是对他一生为人与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
老冯,请一路走好!
●祁玉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贾志敏)“来来来,过期药品拿这边兑换。”近日,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宝塔区柳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延安纯正堂大药房等联合主办的“过期药品回收社区设定点,倡导健康‘社区奥运会\...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