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的就进了地税的门,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缘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幸运。回头想起来,当年填报高考志愿多少有几分碰运气的成分,大学念得虽是税务专业,但老师总是说学什么不见得从事什么,所以也不曾抱定从事税务工作的信念,毕业后却赶上了地税部门首次公开招录公务员,于是懵懵懂懂的就闯进了地税的门,回想全班36个人,如今也仅有两人能够从事税收工作,由衷感慨我进地税是一种缘分,一种幸运。
2001年从学校刚毕业的我,带着几分学生气,怀揣着派遣证到延安市地税局报道,被安排在宝塔区地税局纳税大厅工作,主要负责办理税务登记工作。这是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直接面对纳税人的一个岗位。纳税服务厅同志们的热情和真诚冲淡了我的忐忑不安,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审核资料、登陆软件、打印登记证,慢慢的我开始适应并逐步喜欢上了这份并不复杂的工作。每天早晨早早来到大厅,和大家一起将大厅打扫的窗明几净,迎接着纳税人的到来;然后在窗口审核资料、录入信息、打印登记证;下班的时候以缓缓关闭卷闸门结束一天的工作,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从事着税务登记的工作,看着同事们忙着受理申报、外出检查,想到书本上一页页的税收知识变成了现实中一项项具体工作,深刻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2002年区地税局机构改革,我被调到市局机关计财股,主要
负责税收收入统计的工作,这是我的第二个工作岗位。那时候每个月近千份的税票要从人民银行取回来,然后分税务所、分税种手工合计出来,与对账单数字核对无误后,输入MS-DOS系统生成报表,然后对报表项目进行逐项核对上报。刚接手这个工作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一则税票分税种入库额经常与对账单有出入,每沓税票往往要扒拉着算盘复核多遍,发现累加无错后,转而根据差额开始翻找税票,查对是否有个别税票分错或者银行误录;二则十几大张税收统计报表逻辑关系让人一时难以熟悉,个别报表自动生成,个别报表手工录入,时常顾此失彼,难以平衡;三则在软件中生成的报表审核结果并不是直观的文字内容,而是一堆代码,总是看得云里雾里,摸不着门道。这时,计财股长和前任税收会计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他们教我打算盘、查税票、用软件,给我讲解报表逻辑关系,叮嘱我软件生成报表容易出错的地方。为了提高税票累加的准确率,我虚心向股室同志学习打算盘的要领;为了尽快熟悉报表结构,我打印了一套空白报表天天看着想着;为了尽快熟悉软件审核公式,我铭记于心每一条代码审核公式的文字意义。由于报表报送有很强的时
效性,月底的时候加班成了常事,整天坐在电脑前在DOS操作系统下输入税票上记载的税种和金额,经常录得眼睛发涩、脖子发硬,为了保持编制报表思路的连贯性,中午顾不上吃饭,晚上加班加点都是常事。慢慢的我在这数字的海洋中也寻找到了一种乐趣,当每一次核对税票数字准确无误、每一次完成当月税票录入工作、每一次报表逻辑关系审核无误、每一次按时准确报送数据时,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段工作经历让我逐步对数字变得敏感,也让我性格由以前的毛毛躁躁变得耐心细致。2003年的春天,市地税局为了解决机构改革后人员不足问题,在全市范围内选拔科员,机遇之门再次开启。我被调到了市局计财科,负责税收计划和经费管理工作,这是我的第三个工作岗位。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新的要求,不变的依旧是科室领导和同事们无私帮助,我学着分解税收任务、学着审核汇总报表、学着撰写分析报告。那时候由于全市没有联网的税收征管软件,税收入库数字要到月底才能知晓,遇到临时要统计收入或者报送数字的时候,就必须逐个打电话统计,每月分析收入增减原因也往往需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打电话了解掌握情况;那时
候由于软件的审核汇总功能有限,大量的数据不得不通过手工复核,往往是科长科员齐上手才能完成;那时候到年终的时候科室全体人员加班加点,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要到凌晨四五点收入数字最后确定后才能安心回家。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与地税的缘分已经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十二年前我是一个二十出头满脸稚气的学生,十二年后我是三十而立的税务干部;十二年前延安地税收入不过8亿元,十二年后延安地税收入达到了108亿元;十二年前延安地税依赖于以人管税,十二年后延安地税依托于信息管税;十二年前延安地税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十二年后延安地税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十二年前要想知道一户纳税户的登记情况、申报纳税情况只能打电话询问管理员,十二年后地税干部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点击征管软件就可以查询纳税人的所有实时信息;十二年前所有的纳税人必须在征期怀揣现金到纳税大厅申报,十二年后纳税人在电脑上轻点鼠标就能完成申报缴税;十二年前所有的税收入库数字只有在月底才能统计掌握,十二年后登陆软件就可以查询到实时入库税收信息;十二年前所有的工作都通过电话、邮件布置,
从省到县传达少则十天多则半月,十二年后所有的工作都通过内部网站发布,从省到县传达实现一日到位;十二年前延安地税仅有一个不联网的开票软件,十二年后从税收征管软件到纳税服务平台,从财务管理软件到学习教育平台,信息化网络涵盖延安地税的所有工作环节。今天的延安地税收入规模突破百亿,税收管理专业精细,纳税服务不断优化,信息管税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斐然,已经成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
人生的十二年屈指可数,不是每个十二年都有这样美好的年华,不是每个十二年都有这样难得的机遇,不是每个十二年都有这样执着的追求。我庆幸这十二年曾与延安地税一朝结缘、坚守无悔;我庆幸这十二年曾与延安地税一起成长、共同成熟,我庆幸这十二年曾与延安地税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十二年我的从税路才刚刚走完一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似乎只是一个节点,让我看清来时路,蓄力往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和延安地税一路前行、共创辉煌。B⑧
新闻推荐
走出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张湾子村 ——延安重点革命老区村回访系列报道(十六)
当种植户们抱怨小番茄、西瓜等产品存储难,不少产品遇上销路不畅时,冯建欣一边帮他们装箱,一边说,这个困难就目前而言,以一个乡镇的能力一时还难以解决。不过,建一个冷库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解决这个...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