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市民张先生向本刊记者反映,在市场沟附近,有人在卖“古董”,可能是在骗人。
记者随后赶到现场,看到一名头戴安全帽的20多岁的小伙子拿着一个显得很旧的玉乌龟向路人兜售。不少过往市民围观,有的拿起“古董”仔细观察,也有的干脆和卖“古董”的小伙子搞起了价钱。这个骗局实际上并不新鲜,但仍然有怀着侥幸心理的市民不断受骗。记者上前假装对这件“古董”感兴趣,与小伙子聊了起来。他神秘地说,自己是四川人,现在在延安的工地打工,这个“古董”是从一处工地上挖出来的。小伙子说,这件“古董”值多少钱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收500元,希望识货的人能买走。
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件“古董”外形为乌龟样,外表光洁如玉,绿中泛白,底部还刻有印章,背部有小乌龟、人物雕像,还托着一个大桃子,乌龟身上沾满了泥土,乌龟长约20厘米,高约10厘米,重约10多斤,但上面附带的泥土并不像是“原装”的,乌龟底部有明显的打磨痕迹,中间还有一道模具的中缝线。记者对这件“古董”的真伪质疑,小伙子说他也不太懂。随后,记者向小伙仔细询问“古董”来源,以及发现的具体地点,小伙子顿时语塞,他将这件圆球形玉状物用黑色塑料袋装了起来,说:“不买就快点儿离开。”随后,他把“古董”揣进怀里,溜进人群不见了踪影。
现在假扮农民工街头卖“古董”的骗人招数很多,提醒市民不要为贪小便宜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谷嫦瑜)11月1日,延安初冬的清晨,车窗上朵朵晶莹的冰花,把车内10多张热切的脸庞映衬得格外喜气。10名来自不同单位的公民代表有幸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公民走进市政府”活动,走进了延安市房产...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