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7月份以来,榆林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袭击,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情汛情和灾情,榆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线的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和灾区的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筑起了防汛抢险救灾的钢铁长城,夺取了防汛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抢险救灾中有我们党员干部舍生忘死的付出,灾后重建更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勇于担当。
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当前,灾后重建成为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需要做的工作繁重而具体,工作中还会出现许多始料未及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以人为本、为民负责,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自觉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
线、深入受灾群众,认真规划好群众的新家园,狠抓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排除困难,创造条件,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住好房,搞规划、兴产业,提信心、提质量,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后重建攻坚战中大显身手、争创佳绩,努力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员干部要在灾后重建中主动作为。大灾造成了全市百万群众受灾,大量房屋倒塌,很多群众无家可归,灾后重建的任务非常艰巨,急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要继续发扬“以人为本、为民负责”精神,全心全意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把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考虑得更长远,规划设计更加超前,严格控制房屋质量,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新建房屋过程中的难题,(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谷嫦瑜)10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深入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创新招商理念,优化投资环境,全力加快开发区建设。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姚靖江陪同调研。姚引良先后视...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