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刚记者 张春鸽)“斩断死神之手,托起生命之火”——这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分院治愈一位从靖边县转入的危重病人后,病人家属给医院送的一幅锦旗。短短十二个字真诚地表达了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事情还得从8月30日说起。8月30日上午8时40分,延大附属医院东关分院接到靖边县医院求救电话,请求专家前去该县会诊一位危重病人。病情就是命令,接到报告,医院急派专家前往。到达医院后,发现患者全身大汗淋漓,极度呼吸困难,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满布湿性啰音,血压正处休克状态。入院时因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已放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心肌酶谱显示心脏受损严重,生命垂危,随时会发生猝死。东关分院专家与当地医院医生及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决定将患者立即转入延大附院东关分院。下午2时许,这名病人被紧急转入东关分院。外地患者的病情引起延大附院院长马柏林和分院院长李小龙的高度重视,医院迅速成立了由院长李小龙担任组长、业务院长孙伟民和特聘专家杜日映为副组长的专家抢救治疗小组,全力以赴抢救病人生命。
在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立即对病人进行抢救。上呼吸机、上监护、查血气等等,各项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到15分钟,病人就从气短痛苦不适变得稍显平静。经过10个多小时的密切监测,医院又发现患者少尿以致无尿,双肺湿性啰音并未消失,急诊生化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损伤因子提示心肌损伤严重;第2天早晨又出现上述症状急性加重,生命体征进一步恶化,血压、脉氧饱和度下降,并伴有全身抽搐。随即,在主任医师的指导下,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全体出动,立即对患者予以全力治疗。经过近3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可此时患者意识仍处昏迷状态,且病情进一步恶化,生命危在旦夕。为了进一步诊治患者,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及医务科多次组织全院大会诊,附
院特聘的多名专家也多次会诊并指导抢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意识状态明显改善,并逐渐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呼吸功能改善良好,连续10多日的持续血滤使得肾功能明显改善,尿量恢复正常,肝功转氨酶也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患者自觉症状也明显缓解,生活可以自理,现在,这名患者已经痊愈出院。
在病人出院当天,病人家属给附院东关分院送来了文章开头所提的那面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而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也是东关分院奏响的又一曲救死扶伤的赞歌,受到了延安市及靖边县领导和患者家属的高度赞扬。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学东记者宋伟)近日,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宝塔区文联主席、宝塔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玉胜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高原星火》在陕西柳青创业人社文学奖评选活动中被授予“优秀...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