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宝峰)从2005年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榆林市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工作机构和延安市非遗保护专家评审委员会,坚持推行延安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投入经费上百万元,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挖掘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5年,榆林市当年市级财政列支50万元用于非遗工作经费。2012年,市财政将工作经费增加为60万元,每年还列支市级非遗项目保护经费90万元,并划转专项经费,对非遗保护工
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由于经费投入有保障,非遗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2个,省级项目64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市级项目将达到200项以上,县级保护项目达到600项以上。2位民间艺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有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28人、市级传承人99人。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亮记者杜方远)11月5日下午,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榆林市代表团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二楼西会议室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