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但愿闻得红枣香 本报记者张春鸽王静

来源:延安日报 2015-01-22 22:34   https://www.yybnet.net/

追梦人

谁都知道延川县是中国的红枣之乡,但鲜为人知的是,红枣驰名中外,倾注了众多延川人的心血。其中,有这样一位红枣专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延川的红枣事业。他就是延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延安市科技创新优秀个人辛文军,一位朴实得如枣树一般的延川汉子。

“他是我们枣农的贴心人”

因为自小生活在贫苦的陕北农村,辛文军深晓农民的辛苦。30多年来,他坚持深入枣区,到田间地头,和枣农促膝交谈,了解枣农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之策,指导枣农解决难题。每年经他指导管理的枣园多达10万亩,并在红枣生长的不同季节,举办不同的管理培训班或现场会。每年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50余次,受训枣农5000余人次,历年来共培训枣农15万人次,发放有关培训技术资料、教材近10万份。他的足迹也踏遍了延川枣

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个枣园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用枣农的话说:“他是我们枣农的贴心人。”

服务枣农,任劳任怨

辛文军常说:“作为一名基层的技术人员,不仅要有一颗服务群众的赤诚之心,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群众才能听你的、相信你。”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九十年代,延川交通不便,群众生活困难,下乡全凭两条腿,吃饭吃的百家饭,但他只要群众需要,就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地冒着酷暑,徒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枣农。记得有一年春季,正值枣园防虫季节,由于以前枣园一直处于失管状态,枣农对枣树的防虫意识淡薄,不愿进行。他就深入到黄河岸边的偏僻乡镇眼岔寺,用自行车带着喷雾机、农药,深入到村庄农户,耐心细致地讲解春季枣园防虫的重要性,动员枣农防虫。这一去

就是40天,等到春季防虫结束回到单位时,辛文军嘴唇裂了、皮肤黑了,连人都瘦了一圈。但通过他的努力工作,多年危害枣园的枣尺蠖当年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通过后来的不懈努力,使枣尺蠖在延川境内彻底灭绝。他高兴地说:“只要枣农得实惠,再辛苦也值得。”

勇于探索,提高效益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枣农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疏于对枣园的管理,使红枣的产量质量大幅下降。因此辛文军从九十年代初提出对枣园的新建管理、肥水管理、防虫管理,使枣园的产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后,枣农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也就渴望依靠红枣发家致富,于是他积极探索,提出了对老枣园采用压头、缩冠,降低树势的修剪技术,并于2002年在延水关镇郭家崾村进行试验。在试验时,好多枣农不接受并阻碍修剪,他不仅耐心说服,并亲自上树修剪示范,最终完成了

50亩的修剪。当年,产量减少了30%,而效益却增加了30%。2003年阻碍修剪的枣农还主动邀请他给自己的枣园修剪,这项技术也从2003年在全县普遍推广应用,使全县老枣园产量由原来的不足4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辛文军因此受到了领导和枣农的一致赞誉,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红枣产业开发先进个人”。

辛文军的探索道路并未因为赞誉而停止,从2007年开始,为了解决红枣裂果这一制约红枣的瓶颈问题,他联系了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的著名红枣专家进行研究试验,目前初见成效。为了提高枣园单位面积效益,2011年,他在延水关镇和聚宏源合作社进行了大棚枣栽植试验,试验2亩,可使红枣提前1月左右成熟,亩收入达3-5万元,这一技术将为延川的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到自己的辛苦换来了枣农的丰收,辛文军笑道,只要在枣树下静静地尝上几个枣,闻一闻红枣的清香,已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新闻推荐

延川县荣海运输有限公司从即日起注销望相关债权债务者

延川县荣海运输有限公司从即日起注销,望相关债权、债务者从见报之日起45日内前来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办,后果自负。延川县荣海运输有限公司2015年3月4日...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但愿闻得红枣香 本报记者张春鸽王静)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