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向抗日英雄杨世立致敬“缅怀先烈,壮我中华”微公益:向抗日英雄致敬

来源:延安日报 2015-04-10 22:27   https://www.yybnet.net/

杨世立之女杨振林祭奠父亲

本报记者干雄焱

清明又至,处处哀思。缅怀先烈,祭奠忠魂,一种凝重的悲愤和激情在人们的心里澎湃。

4月5日,曾任国民革命军17军军长的高桂滋之女高士洁专程来到延川县关庄镇王家沟村,祭奠抗日英雄杨世立的亡灵。站在延安“微友”为杨世立将军捐资敬立的墓碑前,69岁高龄的高士洁手捧菊花,深切地哀悼。她含着热泪说:“杨叔叔,侄女来看您了,我们时刻想念您。”延安爱心人士为其父亲的这位“爱将、兄弟”所做的一切,让她非常欣慰,让她感到:延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个崇敬英雄的城市,相信在英雄的感召下,延安还会有更多的英雄涌现。

2015年元旦,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的第一天,74岁的白军民又一次跑到王家沟村的山坡上,凝视着杂树荒草中的杨世立墓茔,他默默地伫立,俯首无言:一堆黄土,无任何标志,要不是将军的长孙杨常民指引,恐怕谁也不会相信这里沉睡着一位抗日战争中战死疆场、壮烈殉国的将军。联想此前自己专程去长安县瞻仰张灵甫将军墓园时,当地领导坦然地解释:过是过,功是功,张将军舍生冒死,抗日有功,长安人民永记不忘!白军民老人急切呼吁:对于这位在抵御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奋勇献身的杨世立将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他一个公道,并献上崇高的敬意!尽管这个敬意已经太迟太迟了!

我们的英雄,还有多少在荒草野地里被我们冷落?前些年,看到街上砸车烧东西的所谓爱国热潮,不由地想,我们把自己的英雄崇敬到应该崇敬的位置了吗?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理性和高尚的爱国热情,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可敬的能让敌人胆寒的民族?

去年清明节,帮母亲了了她一个多年未了的心愿:为她外公坟前换了新的供桌。母亲外公的坟里,酸枣刺长得连人都进不去,当年3块石头搭起的供桌东倒西歪、破败陈旧。去扫墓时,我吃惊地获知:坟里埋的这位叫杨兆雄的老人,竟然是一位革命烈士。我们的英雄,

还有多少在荒草野地里被我们冷落?我的心又一次被刺痛。

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总想着为那些抗日英雄做点什么。参加延安“两会”,在市政协发的材料里,看到《奋勇抗日寇碧血洒太行》一文所配的“杨世立将军墓地掩隐在杂树荒草中”的照片时,心里又隐隐作痛。当晚,与多年来一直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告慰抗战忠魂的龙越基金会联系后,决定为杨世立将军敬立一块墓碑。

令人万分感动的是,当在微信朋友圈发起“缅怀先烈,壮我中华——每个70元,延安百名热血儿女向抗日英雄致敬认捐微信红包活动”时,竟得到大家那么热切的响应和踊跃的参与。

为什么是70元?因为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为什么是百名?因为一块中档墓碑订做运送安装约7000元左右。

微信朋友圈里,掀起了向抗日英雄杨世立将军致敬的热潮:

白军民老人说:向英雄致敬,我不能落下。张建明、苗延宏、冯晓彬、梁纬等爱心青年当即表示:一人认捐10个微信红包。

在北京上班的罗长春、在浙江做生意的高宏荣发来了爱心红包。

延安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许怀金,副总编孙文珍对这一活动给予大力支持,送来爱心红包。报社许多同仁也热情参与。

好几个微友打来电话,这些钱,他们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微友刘伟、袁刚还热心地出谋划策,希望微公益活动搞得更好。许多微友在认捐红包的同时还表示:能否成立个微公益组织,我们每年做一件好事。

王文喜、周淑丽等爱心人士,专门给微信红包绑定了银行卡……

红包有限,爱心无价。一个个微信爱心红包,全是沉甸甸的向英雄的诚挚敬意。100份爱心红包很快认捐,活动结束。但是还有11份红包因为“我已经报名了,必须得交”,不得不收下了。许多微友在认捐活动停止后发来的红包只能被退回,他们带着遗憾抱怨:下次有活动千万要早点通知。

市政协委员马雨平热心牵线,让高士洁终于联系上了“父亲的爱将、兄弟”的后人。市政协委员强学信打来电话:他们已开始筹备“抗日老兵纪念园”,让联系相关事宜。著名作家厚夫因在外地,通过微信向杨世立将军的忠魂表达敬意。

74岁的白军民老人不顾年事已高,热心地为杨世立将军立碑协调办理相关事宜。4月5日,亲自护送将军的墓碑到村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这一天,冯晓彬、毛凌云、刘建华、高寿康老人等爱心志愿者代表专门来到王家沟,与杨世立将军的家人一起祭奠。心香炷炷,哀思绵绵,愿将军的英魂安息……

高士洁向记者提供的抗日战争史料,记载着杨世立的不朽功绩:

杨世立(1903~1943)字学武,延川县关庄镇杨家坪行政村王家沟村人。安定县高小毕业后,投身军旅,跟随爱国将领高桂滋,参加北伐和长城抗战,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连长。1935年,由部队保送去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洛阳)军官训练班第三期12队学习,毕业后晋升为营长。1937年7月参加抗日战争,1940年10月,担任17军84师251团团长。历经南口战役、晋北火烧岭战斗、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战、太岳游击战、中条山结山大战、中条山小岭战斗、1941年的晋南会战和中条山地区游击战。

1943年4月,251团奉令从河南渑池北渡黄河进入山西垣曲县(属运城市),开展游击战。因汉奸告密,日军在垣曲狭腰崖包围了251团指挥所,杨世立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一昼夜,予敌很大杀伤,终因弹尽援绝不得不率部突围。在突围中杨世立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仅40岁。国民政府于1943年5月19日对杨世立家庭给予抚恤,1947年12月31日,追晋杨世立少将军衔。此为延安地区唯一一位少将级抗日阵亡人员。

白军民老人的呼吁

将军的后代非常渴望杨世立能被评定为

革命烈士,心急如焚地多方奔走,可是至今尚难如愿。

延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白军民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据白军民撰写的《奋勇抗日寇碧血洒太行——延川籍抗日阵亡国民革命军将领杨世立生前身后事略》(刊载于《延安政协》2015年第一期)一文记载:杨世立捐躯抗日疆场后,灵柩由其所在部队派出一个建制班,12名战士用驾窝子千里迢迢护送回乡,使其魂归故里。当地政府派人参加了葬礼。

杨世立将军的元配妻子是关庄镇张家河村李焕英,与杨育有一子,名振亚。杨世立在西安驻防时其随读直至高中毕业,后返回老家照顾生母。曾任乡村小学教师二十余年,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1958年,他的教案还被专门选去延长观摩。“文革”时,被以“国民党的孝子贤孙”为由清理回村参加劳动,倍遭歧视。其生二女二子,长女彩芳,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优秀,皆因所谓出身问题,评模无望,师范学校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分配,最后以老民办教师资格考试转正。杨世立长孙常民,终生务农,为保存祖父杨的同学录及照片等遗物,担惊受怕,直至将其泥入墙内,终得传留至今。李焕英于1985年去世,老人家至咽气都忿忿不平:打日本把我男人的命送到山西,埋葬那阵,可风光了,这个说杨世立是陕甘宁边区的光荣,那个说杨世立是全延川人民的榜样。后来杨世立一下子就成了大坏人、大罪人,害得子孙后代都不得安宁。我死了,让我和他并葬,我不怕连累……

新闻推荐

地里放农药毒死羊赔了钱还被判了刑

本报讯(通讯员王玲玲)延川县延川镇贺土坪村的农妇高某,往自家果树地里投放涂有农药的南瓜片,毒死村里5只山羊。近日,高某被延川县人民法院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2013年11月2日,高...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向抗日英雄杨世立致敬“缅怀先烈,壮我中华”微公益:向抗日英雄致敬)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