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志丹县杏河镇侯市管理区王南沟行政村刘条村民小组原组长刘仲仁,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挥霍村集体土地征用款10.13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宝塔区河庄坪村党支部书记马振华、村委会主任刘三宝,安排超标准公务接待,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
从主政一方的乡镇“一把手”,到直接面向群众的部门、站所公职人员,再到身处最基层的村级组织党员干部,一个个涉农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一起起信访举报得到圆满解决,一件件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被公开曝光,正是榆林市向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亮剑”的缩影。
十八大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把城中村、城郊村、资源富集村和开发建设村及征地拆迁、资源配置、资产处置等关键领域关键岗位作为重点,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惩治农村基层违纪违法行为,不断压缩“苍蝇”式腐败的生存空间。
据统计,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反映农村问题信访3026件,立案查处2084件。今年1-4月,全市共立案查处涉及农村问题案件47件,占全立案总数的43.52%。
查处农村基层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不断加大,得益于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层层落实,得益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三转”、强化自身建设释放出的巨大活力。去年以来,全市13个县(区)纪
委、监察局机关都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清理,退出率达到90%以上;对内设机构进行了整合重组,增强了监督执纪力量,为查处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奠定了基础。
仅2014年,延川县就立案查处村官违纪案件78起,给予党纪处分78人。今年1-4月份,宝塔区共立案查处涉农问题1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8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挽回经济损失71.9万元。
正风反腐在路上。严肃查处农村基层腐败问题,正是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每一个村组、每一名干部的具体行动,对农村基层贪腐行为形成了强烈的警示震慑。
“织网”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全面推行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全市3386个行政村和9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先后共监督重要事项19826件(次),化解矛盾纠纷6786件,健全了农村基层管理机制,加强了对农村事务的日常监督。
全面推行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通过民情直通车受理群众信访389件(次),初核267件(次),立案92件(次),快速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全面推行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建
立办案协作区48个,共初核线索31件,立案33件,结案35件,处分38人,挽回经济损失33.95万元,切实提高了乡镇纪检组织办案能力。
创建推行四级纠风网络制度。在乡镇设立纠风办、行政村设立纠风监督组,先后处理矛盾纠纷682起。
创建推行村级不良债务“零移交”制度。共对2815个村集体债权债务进行了集中清理,涉及不良债务近90万元,有效预防了新的不良债务的发生。
创建推行民情民意访谈制度。组织领导干部采取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群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先后实施访谈7745次,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1536个。
创建推行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权力部门和窗口单位制度。严格落实“一测二评三运用”关键环节,并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中聘请了191名特邀监督员,对权力部门和窗口单位进行动态“巡视”,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
只有把权力晒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形成科学严密的制度,方可防止权力“任性”。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立足推进农村基层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认
真贯彻执行中省纪委关于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制度的同时,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有效管用的创新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针对突出问题,一些县(区)和重点乡镇也积极探索制度反腐的可行之路。宝塔区河庄坪镇实行了村级重大事项报告、村账镇管“六笔会签”等制度,川口乡则全部实行了电脑报账,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随着对农村基层干部履职用权监督制约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织越严,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按制度办事的习惯在农村基层渐渐形成。
“正心”全面加强基层干部廉政教育
以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为重点,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巡回课堂等多种形式,先后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816次,培训16628人(次)。
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1968人(次),诫勉谈话371人(次),村民评议干部4238人(次)。
组织5760名乡镇(街道办)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向所在党委(党组)进行了“三
述”,3710名基层站所负责人向其上级部门进行了“三述”,10158名农村干部向所在乡镇党委进行了“三述”。
认真组织观看《小官大贪》警示教育片,开展了“廉政文化三秦行”巡演活动,先后在市区和13个县(区)举办廉政文艺演出14场,2万多名干部群众观看了演出。
在乡镇、农村、社区,以廉政标语、廉政漫画等形式,建设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走廊。
……
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廉政教育,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对每一条纪律规定入脑入心,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基础。
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纪委积极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2013年,市纪委与宝塔区纪委联合建成延安市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馆,陈列展示榆林市近年来查处的农村基层腐败案件,并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形式,大大增强了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据悉,这是全省第一个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展馆。目前,已分批组织近3万名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参观,现场接受警示教育。
乡村治,则百姓安。正风反腐持续发力,赢得了民心,修复了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改革攻坚、转型发展集聚了正能量。据省委教育实践办随机抽查,榆林市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达到83%,位居全省前列。在今年1月全省市(区)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和履行主体责任述职评议会上,榆林市获得最高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忽弋琛)日前,市中小企业促进局全体干部职工参观延川县文安驿工业园区和梁家河村,开展以“落实规定动作、学习转型经验、谋划发展思路”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文安驿工业园区,大家详细了解了...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