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海阳人程绍京从1978年开始在海阳粮食系统干了30多年保管员,如今到了退休年龄,他的档案里却少了十多年的工龄,昨日程先生致电96110求助。
程绍京30余年退休工龄,咋只给算了21年
程绍京说,自己是海阳方圆街道西哲阳村的一名村民,1978年起在海阳行村镇粮管所当仓库保管员,当时由于自己是农民,又是临时工身份,所以与所在单位订立了《亦工亦农合同》,1982年他调入海阳饲料公司做保管,一干就是15年,到1997年办理了内退,1982年到1991年期间,程先生并未与饲料公司签立合同,该公司也未给他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直到1991年,饲料公司为他办理了农民临时工转招合同,从那时起企业开始给程先生缴纳养老保险。1997年前后饲料公司下属养鸡厂改制,也在那时,程先生在海阳粮食部门办理了内退,养老保险一直由养鸡厂缴纳。“2012年11月,我到了退休年龄,本来应该30多年的工龄,到了海阳劳动社会保险事业处,退休工龄却只给算了21年,1978年至1991年在海阳行村镇粮管所和海阳饲料公司工龄都没给算。”程先生说,这样一来少算了10多年的工龄,退休后养老金将会少拿不少。
海阳粮食局没条件补办合同和证明
昨日中午,记者见到程先生时,他手拿一份30多年前与其所在单位签订的“亦工亦农合同书”,他对记者说:“这份合同能够证明我从1978年起在海阳行村镇粮管所当过仓库保管员。”为此,他也曾带着这份合同找到海阳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和海阳粮食局反映情况,而海阳粮食局政工科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是30年前的事,没有条件给他补办劳动合同和相关证明材料。
程先生表示,只要相关部门能够提供证明,他可以自费补交从1984年至1991年的养老保险,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助协调解决。
海阳保险事业处将根据相关文件研究解决
为何程先生会少了10多年的工龄呢?记者专门咨询了海阳粮食局政工科,工作人员说,程先生确实从1978年起一直在他们粮食系统工作,但按照当时的政策,农民临时工需要与所在单位一年签立一次劳动合同,而这些手续现在没法补办。
随后,记者咨询了海阳市社保部门,辛主任表示,1991年程先生从农民临时工转招为劳动合同工,当时转招劳动合同和登记表,应该注有其参加工作年月和转招前的基本信息,如果程先生和其所在单位能够提供当年转招合同和登记表,根据这些盖有海阳县劳动局、粮食局、用工单位印章的材料,也可以帮助程先生补认工龄,亦可补交1984年至1991年间的相关养老保险金。
记者为此再次联系了海阳粮食局,工作人员称,目前已帮程先生找到了当年这张转招劳动合同和登记表,但该材料上当时应注明的其参加工作年月和基本信息一栏空缺。为此记者又咨询了海阳市社保部门,辛主任称这样的情况他们事业处还是第一次遇到,他们将报到烟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研究解决。
截至记者发稿时,海阳粮食局政工科来电称,已将所需相关材料报送海阳市社保部门。
程先生是否能补认缺失的工龄和养老金,记者将继续关注。
新闻推荐
YMG记者凌云鹏通讯员张沛摄影报道一座用稻草搭起来的小草房子,一个约1米深的长方形小地洞,一群柳编人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柳条反复穿插于麻绳之间。这是100年...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