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海阳市果业局获悉,该市将进一步扩大种茶面积,将茶叶种植这一朝阳产业做大做强。据海阳“丹露春”茶场负责人钱树国介绍,自申请了有机茶地理标志后,该茶场生产的“碧雪香”等品牌绿茶便供不应求,已经成功跻身高端茶叶市场,“海岸生态茶”也在全国茶叶市场叫响。
钱树国是海阳“南茶北引”的领路人,他一直走在茶叶种植的前沿。2002年以前,钱树国在海阳市经营一家纸箱厂,每年有10多万元的利润。2002年底,在一次与南方种茶朋友的交流中,钱树国第一次对种茶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海阳还无人种茶,既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又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钱树国专门去南方进行了一次考察。2003年,钱树国毅然停掉纸箱厂,改种茶树,做了海阳南茶北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3年3月,钱树国开始尝试性种植30亩茶园,起初苗木长势很好。但由于缺乏经验,栽培方式不对路,2004年春天,苗木全部死掉,损失高达20多万元。从那时起,钱树国开始攻坚苗木越冬问题,并自己研究出了一套小弓棚越冬方法。2004年秋天,不甘失败的钱树国再次种茶20亩,并邀请市科技局、果业局的科技人员一同参与,集中攻关南茶越冬和抗旱等课题,钱树国的茶园———丹露春茶场也成为海阳市“南茶北引”的试验田,技术人员采用土法冬季保温保湿试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仍然以失败告终。钱树国开始赴全国茶叶主产区进行详细考察。经过详细考察和反复论证,2006年,丹露春茶场先后引进龙井43、龙井长叶、碧云等国家级优良品种,再次种茶20亩,这一次,苗木获得90%以上的成活率。
经过四年的艰辛探索,钱树国不但攻克了在北方种植茶叶所面临的成活率低、抗旱防冻等技术难关,还摸索出整套南茶北种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形成了有别于南茶的海阳绿茶特色。在钱树国的带动下,海阳绿茶开始探索建立产业化经营机制,把企业与基地、茶农有机联系在一起,采取举办培训班、建立茶业生态示范园等形式,迅速壮大了海阳绿茶产业。
2011年,钱树国建起了有机茶园。他投资三十万建了两个沼气池,沼渣、沼液当做有机肥喂茶树,用沼气灯杀虫,沼气来炒茶,经济又环保。用沼液取代化肥,茶叶外观显著不同,丹露春茶场的茶叶都是墨绿色的,钱树国说,通过茶叶颜色就可辨别出是不是有机茶。上了沼气池后,不仅肥料钱省了,电费和农药费也省了,因为沼气灯不仅能照明,还可以杀虫,用上沼气后,自家60亩茶园的管理成本大幅下降。老钱也因有机茶种植而声名远播。
如今,钱树国已经申请了有机茶地理标志,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丹露春茶场的“碧雪香”等品牌相继通过有机茶转换产品认证,列入烟台名牌产品,并被2012亚沙会指定用茶。这些产品除了在山东本土热销外,还受到北京、上海、广州、苏浙等地消费者青睐。值得一提的是,“丹露春”、“碧雪香”、“天夼山”等烟台绿茶品牌,已成功跻身高档茶叶市场,不但销路大开,更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陆启飞通讯员鞠辉)长久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个别衙门作风情况影响着地税部门形象,对于纳税人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惑。为遏制拖风...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