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人情消费已成居民经济负担

来源:烟台日报 2013-07-18 14:10   https://www.yybnet.net/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添丁增岁、评先选优、升学拜师、招工参军、看病求医、乔迁新居……如此名目繁多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活动”———人情交往。

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然而,这初衷本善的人情交往却日益演变为沉重的“人情债”。80后市民崔颖在某大型企业做财务工作,薪水每月五六千元。可就是这样的白领阶层,也被各种“人情消费”压得喘不过气来。“去年10月一个月,光参加同学、同事还有亲戚的婚礼就有11场,我光随礼就支出6000多元。”

城市如此,乡村亦然。农民辛苦赚钱,却要为人情负债。海阳市朱吴镇姜老汉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家上半年的人情开销:盖房、探病、结婚、生育……总共花费2000多元。姜老汉说,一年到头就靠种点樱桃,还不够随礼的。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一份调查显示:34.8%的城乡居民表示“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情送礼的支出已经占到了年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有的家庭到了举债送礼的地步。

过度的人情消费成为百姓心中的痛,以致有人发出“人情猛于虎”的感叹。

“人情消费作为日常交往过程中加深感情、促进沟通的重要手段本无可厚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逐渐富裕,部分心术不正之人利用‘人情\’索贿受贿,而普通老百姓也打起了‘人情算盘\’,导致如今人情消费的全面升级。”鲁东大学张成良老师认为,人情消费升级的背后,其实是人们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敛财心理和趋众心理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就是“面子”在作怪。

张成良表示,要让“人情消费”减负,需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疏导。从个体角度看,人们要改变旧观念,这点在当下年轻一代人的身上也逐渐表现出来,年轻人之间的礼物更看重对方喜欢什么、能否给他人带来惊喜、是否用心挑选等方面的因素。这样,就使人情往来又恢复了它原本应该具有的“人情味”。从官方层面讲,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相应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疏堵结合,规范人情消费。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农村的党员干部都要身先士卒作表率,自觉遵纪守法,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好民风。凌云鹏

新闻推荐

雇人不看身份证新伙计偷走六千元

本报讯(YMG记者李珑通讯员吕美洁)这几天,某劳务公司的老板李某出了点“闹心”事儿,自己原本打算发给工人的6000元工资不翼而飞,而就在当天新雇佣的伙计林某也...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人情消费已成居民经济负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