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来世还做你的妻

来源:烟台晚报 2013-09-06 18:54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叹息爱情易变、婚姻不易保鲜,于风仙和老伴王洪仁,共同生活了51载,他们恋爱的时候没房子没钻戒,他们结婚后两地分居省吃俭用,可他们这一生都在互相鼓励和帮助,相亲相爱。13年前,老伴去世,于风仙心里一直默默祈祷:如果有来世,让我还做你的妻子。

集训期间恋了爱

1948年,因为救灾,教育停办,半年后复学,海阳县(今海阳市)就针对教员搞了一次集训,由县教育局干部王洪仁同志具体负责。当时有些教员不想再回村教学了,情绪比较波动,他不仅要负责组织四面八方来的教员学习,还要动员不想再从教的教员回校任教,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切都看在了教员于风仙的眼里。

说起来,王洪仁是于风仙的“老熟人”,曾多次去于风仙所在的古现村驻点,还在大会上讲过话,从长沙过来的教育助理吕同志,觉得这俩人比较合适,就对于风仙说:“洪仁是个好同志,参加革命早,1943年就入党了,为人处事及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你们可以考虑建立个家庭,成为革命伴侣。”于风仙同意了,吕助理又和王洪仁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有一天晚上开会后,王洪仁就主动约了于风仙到街头走走。

那个年代参加革命的人,谈恋爱并不婉约,王洪仁很直接地问:“你愿意和我成为革命伴侣吗?”于风仙说我愿意。王洪仁又说:“你想过跟着我也许会很苦吗?我是个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就要到哪里去。”于风仙说:“我想过,你苦我也苦,同甘共苦共命运,我也是个共产党员,我也有为党牺牲的精神。不过,你想过将来也许我为了工作对你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吗?”王洪仁同志说:“想过。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舍小家,服从大家。”这些“情话”,是我们现在的人所无法想像甚至也无法理解的,但在解放初期,我们的共产党人就是这样“谈恋爱”的。

集训期间,俩人再没约会过,一直到集训完毕,于风仙被调到海阳发城完小去教学,临走的时候,俩人才又见了个面,王洪仁说:“你到了新地方,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向老同志多学经验,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说完后,俩人依依惜别,互相约定“要常通信”。

借间房子结了婚

1949年2月,于风仙被调到发城区政府干秘书,王洪仁被调到海阳县委宣传部工作,俩人靠通信来交流学习和工作进步情况,王洪仁的文笔好,他教于风仙怎样写文章,怎样写总结,要她多看书学习,“他说你只要肯学,能吃苦,勇于攀登,什么都不难,什么都能学会。”这些话,于风仙至今记得。

1949年,海阳牙山县取消了,干部们要另行分配,王洪仁向组织上汇报有个未婚妻在发城区政府工作,组织上就把于风仙调到了离县里有二十多里的龙山区,并开始帮着筹办他们的婚事。

没有房子,宣传部到老百姓家借了一间房子,把俩人的旧被褥搬到一起,贴上红喜字,新房就算有了。王洪仁和于风仙没有新衣服,就穿着制服(中山服和列宁装),宣传部长主持了婚礼,“他要求我们俩人在革命的征途上,勤奋学习和工作,互相关怀和照顾,白头偕老,永远生活美满。”部长讲完后,又要求王洪仁表态,王洪仁说:“我一定要和妻子一起团结同志,努力工作,互相关心,争取工作家庭双丰收。”新房虽小,但同志们热情高涨,推举于风仙唱歌跳舞,于风仙也不客气,唱了首《刘桂兰回娘家》,跳了一曲“鲁南大秧歌”。大家一直闹到夜深才散去。这对革命夫妻只在一起呆了六天,就背上行李步行回单位报到上班了。

我俩的话说不完

1951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当时王洪仁在县上,于风仙在区里,相隔20多公里。到了周六,下了班的王洪仁,骑车跑回龙山,见到娘俩的时候,天已大黑,“他顾不上洗把脸上的汗水,抱起孩子亲了又亲,晚上我们不知有多少话要说,孩子的情况,婆母的情况,各自学习工作的情况,国家形势等等,每次都要聊到深夜。”到了周一,王洪仁起个大早,吃上点东西,骑上自行车就向县里赶,从来也没耽误过上班。

1959年,于风仙抽调到农村建党建社,天天和农民一起劳动,由于劳累过度,得了关节炎和颈椎病,组织上安排她去威海干部疗养院住院治疗,照顾三个孩子(大儿子8岁,二儿子6岁,三女儿4岁)的担子,落在了刚调来烟台的王洪仁身上,这段时间,他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上学入托,还得上食堂打饭、洗衣服,二儿子还生病住了院。到11月,于风仙出院回家一看,王洪仁瘦得跟麻杆似的,“我哭了,怪他不告诉我,他说你还生病呢,我告诉你干啥?我没事。”

病愈的于风仙,被调到了烟台二区组织部工作,“我文笔没他好,只要我写的材料,都要经过他这一关,他会用业余时间帮我修改,说这是为工作负责。因为他的帮助,我进步很快,到1963年,我被提拔为东方医院副院长。”

于风仙觉得自己对老伴的照顾太少了,“我经常跟他说,老王啊,你找错对象了,如果找个家庭妇女,能在生活上很好地照顾你,你就不用在家里付出这么多了。他说他一点也不后悔,‘你有文化,有能力,心眼好,咱俩有共同语言,无论工作、国际国内大事我们都能谈到一起,立场观点都一致,还能互相照顾,关心体贴,我真是心满意足啊\’。”

为活着的人活着

1992年,于风仙脚骨跌断,三个月没能下床,孩子们又都有工作,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又全落在了王洪仁的肩上,“他从没怨言,还特别在意我的感受,不管我想吃啥,他骑上自行车就走,以最快的速度买回来。我特别感动,说老伴啊,等我好了,你什么也不用干,我全包了。他说我病了,你不也一样照顾我吗?”在他们家里,都是王洪仁下厨,因为于风仙有气管炎,遇到油烟就咳嗽。

1997年11月,王洪仁因脑干堵塞住了院,随后的四年,住院达十几次。到了1999年下半年,王洪仁已经不能下床活动了,于风仙拿着老伴的病历和拍的片子,走遍了烟台各医院,请教了无数名医,天天给老伴按摩,减轻他的痛苦,每天给他擦洗身体和用中药洗脚,王洪仁说:“我可把你拖累死了,要你天天给我接大小便,我这辈子遇到你真是太有福气了。”于风仙说:“这辈子都是你照顾我,现在到了我照顾你的时候了,你一定要振奋精神,好好吃饭,配合医疗,争取早日康复。”不久,王洪仁的病情转为白血病,20多天高烧不退,吊瓶天天打,什么药也不管用了,2000年8月10日,王洪仁离开了于风仙。

少年夫妻老来伴,可王洪仁在于风仙最需要作伴的时候走了,给她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此后很长的时间里,于风仙天天以泪洗面,“我总说老伴你回来吧,我保证让你天天吃好的穿好的,啥也不让你干,成天和你在一起,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做你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们天天劝她人死不能复生,要为活着的人活着。老党员于风仙终于想明白了,“老伴也不希望我这样折磨自己。如果我病倒了,还要给孩子添麻烦,所以,我一定要坚强,就搬去了养老院,天天和老人们谈古论今,一起锻炼身体,儿孙经常来看我,工资也在逐年增加,我跟党工作了一辈子,没有党,就没有我的进步,也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我现在觉得特别幸福。”

新闻推荐

区住建局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 旧居改造力争突破185万平米,新城南部医院争取年内开工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天惠)记者昨天来到竹林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看到部分路面已经开始铺设沥青。为加快该工程进度,芝罘区住建局增派骨干管理人员,全天候靠在施工...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来世还做你的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