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本报、水母网与市海参协会、市质监局、市工商局联合举办的大型海参公益鉴定会在北海宾馆举行。一大早,上千市民从市区和蓬莱、海阳、栖霞等地来到现场,带来自己视为珍贵补品的海参请专家鉴定,将市海参协会专家席围了个水泄不通。也有市民专程来听专家讲解如何辨识海参的知识。得知自家买的海参是真正烟台本地产的海参,王女士喜上眉梢。而看到购买的海参在鉴定专家手里变成老树皮一样的东西,海阳男子姜先生怒了,将一盒海参砸了个稀巴烂,他想借此提醒市民一定不能随意在小店里买不知名的海参……
整整一天的时间,专家们顾不得口干舌燥,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如何辨别烟台本地海参或者南方海参甚至是国外海参。今天从8:30到下午4点,专家鉴定组还将在北海宾馆进行海参公益鉴定。公益鉴定会由本报、水母网与市海参协会、市工商局、市质监局联合举办,为满足市民购买好海参的强烈需求,主办方将于11月1~3日举行大型品牌海参展销活动,并通过专家评审团、读者与网民评选“烟台十大海参品牌”。
海阳市民怒砸伪劣海参
“哇”的一声惊呼,随即传来一阵敲打声,原来是海阳市民姜先生在北海宾馆门前将几个月前买来的海参砸得粉碎。
姜先生老家海阳,在烟台打工多年,一直省吃俭用。他说:“我在市区北马路一家海参店花2200元钱买了1斤海参,想给老人补补身子。看到举办大型海参公益鉴定会后,一早就从海阳坐车来到北海宾馆参加免费的海参鉴定。”
姜先生从包里拿出海参,交给专家鉴定组,鉴定专家邹存刚拿起海参看了看形状,又捏了两下,感觉发软,顺手一掰,海参从中间断裂,一些粉末状物品从断裂处洒了出来,“这海参从外观上看不是本地海参,而且都变质了,松软得都能用手撕裂。这洒出来的东西是因为当初海参没加工好,时间一长就导致海参内部氧化成粉末状物了。”
姜先生说,他去年在烟台打工,年底想买点好东西回家让老人高兴高兴。听说烟台海参是进补的好东西,就去了一家卖海参的小店,当时店主要价4000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2200元成交,没想到买回家后发出来的海参完全不是店主所表述的样子。发觉上当受骗但还是不甘心的姜先生一直保留着海参,这次特地拿来鉴定,没想到还真是伪劣产品。专家提醒他,买海参要睁大眼睛仔细辨别,尽量到品牌海参店里去购买,要看质监部门的检验报告,考虑到价钱因素但也不能图便宜。
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钱买了假货,姜先生一怒之下,从旁边一施工地方抄起一把大锤,把伪劣海参砸了个稀巴烂。砸完了还不解恨,又在海参盒上踹了两脚。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于明君通讯员王善浩摄影报道)昨日,市卫生监督所曝光11月因无证行医受处罚名单,2家药房和35名个人“榜上有名”,违法事实有的是因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