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春秋铜盂出土闪金光

来源:烟台日报 2014-01-20 13:10   https://www.yybnet.net/

巧夺天工彰显春秋青铜技艺

走进海阳市博物馆二层展厅,即使你对文物知识丝毫不了解,也会对摆在展厅正中央的“大家伙”流连忘返———实在太漂亮了!眼前这个口径69.5厘米、高38厘米、重36公斤的硕大铜盂上,四条花带都刻有非常华丽的蟠龙花纹,四个突起的兽头雕工细致,就连枝形花冠也是由四条小蛇崎岖盘绕构成的,其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它叫做‘盂\’,1994年出土于海阳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嘴子前墓群四号墓。”海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春明是当年参与这次文物发掘的专家之一,至今回忆起来,他仍然对这件文物的精美程度感到不可思议。“虽然大盂在地下埋藏了2500多年,但其完美程度依旧让人拍案叫绝。”张春明告诉记者,铜盂出土后,先后被选调到北京、台湾,甚至走出国门远赴日本等地进行文物展出,很多同行都惊叹它“完整得好像是假的”。

通过考古专业角度来看,铜盂为青铜质、宽沿、方唇、深腹、有颈、平底、敞口,其超凡的价值除了保存完整,还在于它的巧夺天工:“首先它体态硕大,形制规整,气势庄重。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铸造工艺,预铸器耳合范而成,反映了当时工匠们的超群技艺。其次是纹饰也非常精细,外壁通饰华丽的蟠龙连体花纹,龙目及躯体交接点为中心有凹孔的球状高乳钉,其余为减底平面浅浮雕。腹上部焊接四支兽头大耳,圆目张口,齿舌毕现,狰狞可怖。兽角变型为宽大的花冠,由四龙花纹蟠屈构成对称图案,精美绝伦。”

奢华“镜子”出土犹如金盆

那么这个精美的“大家伙”,当初是做什么用的?“镜子。”张春明解释说,考古学中,此类器物一般称“鉴”,盛水后当镜子用,称为盂的话也可能表示另有它用。如此奢华的“镜子”,注定它当年的拥有者有着显赫的身份。事实也的确如此,铜盂在20年前的出土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

出土地点的嘴子前村位于美丽的招虎山脚下,直到发现墓葬之前一直默默无闻。“1978年,村里的几个村民误打误撞掘出一座古代墓葬,墓葬第一次在嘴子前现了身。”谁也不曾预料到,村民们当年“拔出木头带出宝”的无意之举竟然成就了目前为止胶东半岛发现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葬制表现最完整的贵族墓群重见天日,这里出土的铜器、玉器、漆木器、陶器已成为胶东半岛出土文物最为豪华的组合。1994年发掘出的四号墓,一个贵族大墓惊现人间。“当时穴墓里有两层木头椁室,包括铜盂在内的200多件青铜器、木器、漆器、陶器都出自内外椁之间的头箱。”最让人称奇的是,铜盂出土的瞬间是金光灿烂,无半点锈蚀,完好如新,引得围观的百姓惊呼“挖出大金盆了”,后来因为氧化,才逐渐变成了现在的颜色。

迄今为止,嘴子前先后发现发掘了四处墓葬和一处车马坑,先后出土的文物有1000多件,精美的铜器就有100多件。其中,嘴子前墓群四号墓因为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字铭文承载春秋复国梦

那么,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如此奢华的墓穴为何会隐藏在幽静的大山深处,而谁又是它们的拥有者?

这个答案就刻在了铜盂的内沿之上———有铭文七字“圣所献妫下寝盂”。大意是一个叫“圣”的人进献了一件妫姓氏的下寝之盂。根据史书记载:妫“陈姓也”。西周初,封舜的后人胡公满在陈国当诸侯,陈国在河南妫水流城,当时人们习俗以地为姓,因此地姓“妫”,国姓“陈”,这件有铭器说明墓主既姓陈又姓妫,无疑是陈国的宫庭故器。

盂之外,一只甑(烹饪用具)上刻有“陈乐君豆欠乍其旅甗用祈眉寿无疆永用之”的铭文。意为陈姓的大夫做此器皿祈求其拥有者万寿无疆世代延续。这条铭文的关键在“敶”字。根据当时的文字特点,“敶”的写法是陈国特有的,这件器物显然也来自陈国。

然而,一个谜团随着而来。通过考古断代,4号墓属春秋晚期早段,当时属齐国的疆域。而陈国位于遥远的淮水流域上游,两国地域不搭界,为何陈国的宝物会现身齐国?有专家通过文献考证,这与2500年前陈国的两次宫延变乱有关。《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了这样一段话:“陈公子完……祸及己,乃奔齐”意思是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了一次宫廷内乱,陈国的太子被杀,公子完和太子的关系比较好,他怕这场大祸连累自己就跑到了齐国。齐桓公欲使他为卿,但是公子完谦让,于是齐桓公让他管理工程。陈完跑到齐国后就将姓氏陈氏改为田氏,这就是齐陈两国相关联之始。

另据《左传·昭公八年》记载:公元前354年,陈国又发生内乱,楚国趁乱灭掉了陈国,公子“胜”因为负有亡国之责,被当地百姓恨之入骨,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便带着他母亲的几件宫庭重器,连夜出逃。史书记载,公子“胜”下落不明。根据考证,“胜”、“圣”古音相近,盂铭文第一字“圣”,很可能就是陈国三公子胜,如果是这样,就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历史之谜。因为此时齐国在政治上正是陈完的后代擅政时期,同宗本家的公子胜极有可能前往投奔其寻求庇护。此外,四号墓出土文物,经考证多是中原文化的产物,与齐国的工艺风格迥然不同,因此,极有可能是陈国的宫庭重器。

“这样看来,这件珍贵的铜盂,应是公子胜逃难时携来齐国,献给了陈完的后人。铭文是献器时刻上的,不称‘陈\’而称‘妫\’是为了避讳称本国故号,又能显示家族的显贵和源远流长,铭文中没有任何庆贺语言,是因为同宗根基的国家被灭亡,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情。”张春明解释说,公子胜出奔的时间处于陈完后人“田乞”擅政的时代,算是胜的叔父辈,因此“圣”字前不加任何称谓,也符合身份。

巧合的是,四年之后田乞便去世了,所以目前专家推测,嘴子前四号墓很可能是田乞的墓葬。此外,在墓穴中还发现了代表王权的“七鼎九钟”,但在那个等级差别森严的时代,只有天子在宴会和祭祀中才可以使用“九鼎”,诸侯则是“七鼎”。所以专家分析,当时官居“相”的田乞之所以敢冒大不韪,藏到遥远的封地深山中越礼随葬,表达的是一种祈盼复国的帝王梦。YMG记者邵壮通讯员吕连兴摄影报道

文物名称:铜盂馆藏地点:海阳市博物馆上榜理由:出土于海阳嘴子前春秋古墓群,国家一级文物,经历了2500年的岁月依旧保存完好,制作精美绝伦,体态庄重典雅,墓主属于品次极高的贵族。1997年参加全国文物精品展,排在全国近10年来考古发现精品文物的前三甲。

新闻推荐

“跑灯官”闹元宵

在烟台,说起海阳大秧歌,几乎人人都知晓。作为重大节庆和盛典活动中的“常客”,海阳大秧歌已经成为海阳乃至烟台文化的金字招牌,而在海阳行村镇庶村,还有...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春秋铜盂出土闪金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