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民兵把地雷埋到敌人的必经之路上点击查看原图今天,山东省档案馆公布海阳地雷战的相关档案资料。本次公布的档案资料包括小滩村、赵疃村的详细战斗报告,海阳县委194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以及民兵英雄照片等共计9项。从战斗报告提供的详细数据来看,海阳地雷战在作战效率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记者窦昊
电影《地雷战》的原型
电影《地雷战》大家耳熟能详,它的故事就取材于发生在山东省海阳县赵疃村(今海阳市行村镇赵疃村)的战斗。电影里的爆炸大王赵虎,就是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为原型塑造的,影片里的玉兰姑娘是以全国民兵英雄孙玉敏为原型塑造的。
其中,赵疃村以赵守福、赵同伦为首,文山后村以于化虎为骨干,小滩村的主将是孙玉敏,那时的她才是个16岁的小姑娘。在他们的带领下,赵疃村、文山后村、小滩村这3个村的地雷战搞得非常活跃。
早在1942年,日寇侵入海阳以来,当地的民兵就学会使用了地雷爆炸技术,并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地雷战。
一颗雷至少炸死俩敌人
1945年5月8日,四百余名日伪军向赵疃村扑来。赵守福、赵同伦和民兵们一起引敌进村、关门打狗。敌人一到村头,各种“夹子雷”、“连环雷”一起开花。敌人逃散过程中,我军的土炮对准敌人一通射击。随后,“箱子雷”报销了一个日本骑马的军官。这在公布的档案资料中也获得了印证。此次公布的“海阳县赵疃村1945年5月10日—6月17日地雷战成绩表”中显示,在短短的40多天时间里,有17天我民兵都在与敌战斗。首日的5月10日,我民兵用3颗地雷炸死日军1名,伤日军和伪军各一名,缴获鱼60斤;5月27日,1颗地雷炸死1名日军,炸伤两名,其中包括一名指挥官。统计下来,31颗地雷毙伤日伪军共75名,平均每颗雷炸死敌人2.2名左右。
同时期的小滩村的作战效率更加可观。“海阳县小滩村1945年5月10日—6月17日地雷战成绩表”显示,小滩村的我军有10天在与敌人作战。其中6月16日这天,4颗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分别为6人、7人,其中包括一名敌军指挥官。统计下来,小滩村的民兵用了21颗地雷毙伤日伪军70名,平均一颗雷伤敌3.3名左右。
伤亡比,我军完胜
“海阳县委194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内页”显示,在1945年的上半年,海阳县我军共毙伤日伪军1643名,活捉1名鬼子,消耗地雷759枚,石雷15枚。我民兵伤63人,牺牲19人;老百姓伤31人,死亡4人。
以此数据来看,我地雷战在伤亡比上占尽优势,作战效率非常高。山东的地雷战,为抗日战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闻推荐
刘克文,字山阳,号文砚斋主,1946年生于山东海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上海榜书研究会理事,烟台市书协、美协理事,海阳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海阳市书画院院...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