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横机响,户户织衣忙”,毛衫名城海阳,历经了几十年的毛衫产业大发展,如今,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希望能用3至5年的时间,建设一个海阳国际毛衫产业城。”日前,海阳毛衫产业创新发展正式确定了一条依托孵化基地的新模式、产城一体发展的好路子。
为12万从业者找富民路
海阳的兴盛之路上,时刻伴随着毛衫生产过程中发出的机械运作声。如今,这里的毛衫产业已经覆盖了12万劳动力、近千部运输车辆。“海阳积淀了40多年的毛衫从业‘本钱\’。”海阳市针织毛衫行业协会会长孙程明说,如今,需要探索一条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这种需要迫在眉睫。海阳以出口为主的毛衫企业负责人,近两年来都感受到低迷经济形势带来的压力,同时,国内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兴起的毛衫城镇此起彼伏,对毛衫市场带来一股股冲击流。“利润低、人才缺、龙头少,这是我们自己存在的不足。”本地行业内的局限性也使优势产业优势不再。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毛衫业年产值增至2.5倍,但每件毛衫纯利润却下降20%—30%。同时,海阳市的毛衫订单多为二手订单,其利润仅有一手订单的84%。
孵化基地犹如一池活水
“楼上住人、楼下织衣”,每个二层楼里,都是一个创业单元。在位于碧城工业区的毛衫创业孵化基地内,108个创业单元整齐排列。海阳市信诚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军海是这个基地的创始人,他告诉记者,公司采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统一订货的集中生产方式,搭建平台,引领创业者创业。
信诚这种集约化发展的思路,犹如一池活水,给海阳毛衫带来了新思路和新希望。杜军海介绍,这项举措使企业各项生产要素平均优化30%以上,原材料损耗下降5%,日产能同比提高200%。同时,实现了专业化分工,由“单兵作战”转变为“抱团发展”,既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又大大促进了劳动就业,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孙程明说,2013年,海阳市毛衫业年产值达89亿元,年产量达3.5亿件,电脑横机数量达到7500多台,机织率达100%,规模以上毛衫企业达到110多家。雄厚的产业沉淀为全市借鉴、推广信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国际毛衫产业城
研发、生产、展销、物流、品牌打造、人才培训、电子商务……为搭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海阳市将利用3—5年的时间,建设一个海阳国际毛衫产业城,引导毛衫产业细化分工、聚集要素、集约发展,鼓励针织毛衫企业参加境外投资。据悉,规划于海阳城市新区的国际毛衫产业城将于9月前开工建设。据行业内估计,国际毛衫产业城建成后,可实现产值过50亿元,税收过5亿元,辐射带动海阳毛衫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将海阳打造成为江北最大的毛衫生产、批发、集散中心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毛衫产业基地。YMG记者曲妍妮实习记者段瑛慧通讯员吕连兴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今年以来,一次也没有了。”李文敏接着说,随着村民素质的提高,我们的工作也比几年前轻松了许多,像邻里纠纷、不孝敬老人、乱圈乱占等现象几乎不见影了。...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