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俺家地头来了电商”, 烟台织密农村电商网络,农产品告别“丰产不丰收”怪圈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6:27   https://www.yybnet.net/

昨天早上6点,福山区门楼镇南庄村果农张连仁将早上摘的两大筐樱桃过称,“每斤15块钱,在地头就能卖给电商,电商要求高,给的价格也比商贩高。”老张笑嘻嘻地说,今年樱桃大丰收,村里人都担心价格会很低,电商一来,好樱桃照样卖好价钱。

大樱桃销售正如火如荼,几十家电商云集烟台,除了大樱桃外,烟台苹果、梨等农产品也建立起网络营销体系。织密农村电商网络,让农产品告别“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电商大鳄进驻山沟

福山区门楼镇南庄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每天聚集在樱桃市场的,有商贩,有电商,还有快递公司。“好樱桃绝对能卖好价钱。”果农老张告诉记者。老张这一片地有200多棵樱桃树,每天几百斤大樱桃,有三分之一会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比往常年都多。

同样,在海阳市朱吴镇山中涧村,今年首次来了电商和快递公司。村头巷尾,从不知淘宝、京东为何物的果农们,热烈地讨论着电商的选购标准以及快递的发货速度。“今年大樱桃丰收,大家都以为今年价格肯定大跌,辛苦钱都挣不回来,电商进村,价格不降反升。”果农杨桂波说,现在每天都会根据订单摘樱桃,大家干劲十足。

眼下各个网购平台上,大樱桃预售十分火爆。其实早在大樱桃季来临前,电商大鳄就云集烟台。4月22日,2016烟台特色农产品网络平台对接会暨烟台大樱桃微商高峰论坛开幕,来自京东、淘宝、苏宁、1号店、沱沱工社、易果网、本来果坊、善融商务等23个国内知名农产品网络平台的负责人,烟台市3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企业负责人参会。据悉,开幕当天,烟台七个企业与电商平台签订了多个超千万订单。

除了大樱桃外,苹果、梨等烟台特色农产品也相继建立起网络营销体系,各大电商走进田间地头,挑选最优质的产品。

借力村淘建立营销体系

“听说网上卖得挺贵,这筐美早你帮我从网上卖了吧。”福山区高疃镇邢家村村级淘宝服务站内,一位果农将刚摘来的樱桃送到这里,站长邢华夏根据网上订单,很快将樱桃打包快递。“根据我们去年的统计,网上销售大樱桃的价值在2亿元左右,线下销售的在6亿元左右,今年网上销售的比例将会更高。”福山区农业局副局长王强说,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电商更加青睐福山大樱桃外,还有30多家村级淘宝服务站今年将成为大樱桃网上销售的渠道,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体的大樱桃现代营销体系正在形成。“今年樱桃季,果农就可以将樱桃送到村里的淘宝服务站,由服务站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邮寄。”王强说,运用“农业+互联网”新模式,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的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商孵化和仓储物流中心,福山大樱桃果农顺利搭上电商快车。

除了大樱桃外,其他烟台农产品也借助村淘服务站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去年烟台苹果和烟台大樱桃网上销售额达7.34亿元,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电商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我们提早着手,从2月份开始对活动进行精心策划、筹备,占据网销先机。”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农村淘宝服务站在各个村纷纷建立,一方面电商看中了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农产品也借力村淘建立营销体系,不再受本地市场的拘泥,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上行的渠道已近完全打通,今年开春帮助果农卖苹果,夏天卖樱桃,其他的农副产品销量也不错。”邢华夏说。

电商时代要销量更要口碑

电商云集,销售火爆,证明烟台“农字号”产品在市场上闯出了品牌知名度。电商时代,销量不是唯一的标准,建立品牌口碑,影响更为深远。

记者从福山农业局了解到,福山大樱桃在经历各自为战的网上营销后,统一了品牌标识和传播口号,并且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契约化监管体系。凡经过授信的福山大樱桃品牌经销商,通过品牌标识链接或二维码链接,可直接指向如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等网上经营的店铺,或指向经营者自己的网站、APP等。建设质量溯源监管平台,对授信的大樱桃品牌生产商、经销商执行严格的契约化监管,开设专门的服务热线,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建议。

网络营销在人们印象里,是一个打价格战的地方,追求低价走量,但是对于农产品电商来说,甚少关心价格,反而追问质量问题,颠覆了传统观念,也给烟台特色农产品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方向。

“农产品面向的消费者主要是白领、高收入群体,所以对农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特别高,价格不是首先考虑的要素。”“1号店”高级经理高炜说,“我们有一县一馆、一店一品等多个频道,希望能在烟台找到优质的原产地产品,可以作为镇馆之宝。”“价格只是网络营销的手段,不是唯一的优势。”苏宁易购农村电商中心总监李刚表示,大多数电商在采购农产品时,最关心的是农产品质量,因为提升了品质,才能提升购物欲望,从而留住消费者,实现长远效益。

农村电商网越织越密,如何小心翼翼维护来之不易的品牌,成为果农、政府、电商需要学习的新课题。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潘丹丹摄影孙文潭

新闻推荐

稻农插秧忙

6月10日,海阳市西沽头村稻农开始插秧。海阳市西沽头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水稻。“沽头”大米是西沽头村的传统产业,因其品质优良,味道可口...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俺家地头来了电商”, 烟台织密农村电商网络,农产品告别“丰产不丰收”怪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