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春珍当之无愧。领导称赞她:“实在、勤恳、有能力”;同事提起她:“真诚、进取、热情”;学生们谈到她时尊敬无比:“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她就是海阳市发城镇第一小学教师王春珍。她在农村这片教育沃土上已耕耘了整整22年,22年的春风秋雨,云卷风舒,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拂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无私忘我,做学生成长的奠基石
刚毕业时她分配在距家30多里的一所村办小学,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每天她要骑60多里的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每次到学校后她的衣服都湿透了,这么远的路她却总是第一个到校。冬天下雪的时候,她到校更早。等到学生到校的时候,总有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在孩子们的脚下延伸,孩子们称那是“爱心路”。
20多年来,她几乎年年全勤。2007年教师节体检时,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大夫劝她及时手术。可是由于担心临时更换教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她没有及时手术,拖了整整一年,暑假时才去做了手术。术后一个多月,新学期开始了,她不顾丈夫的劝阻又开始了新的工作,并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班级,在学习成绩以及各项活动中她班均独占鳌头。
精心育人,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王老师并没有因为农村条件的局限而忽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她以综合实践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为抓手,在班级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王老师心灵手巧,又特别喜欢钻研。她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发了“麦秸粘贴画”、“袜子娃娃手工制作”、“雪糕棒手工制作”等校本课程,不但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改革创新,为学生成长注入活水
为了提高自身素养,王老师无论工作多忙始终坚持读书,学校图书室的借阅记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读书足迹。她不是单纯地读,还注意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做。
王老师经常总结、反思自己的工作,撰写了大量的随笔和反思。多篇论文、随笔在国家、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一定要听孩子把话说完》、《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那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发表在全国优秀期刊《班主任》杂志上。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王老师的档案里留下了一串闪光的数字:1996年被评为海阳市教学能手;2002年被评为海阳市师德标兵;2004年、2009年、2010年均被评为海阳市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烟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迟学波
新闻推荐
金秋十月,烟台苹果即将进入收获季节。这一季行情如何、产量如何?日前,市苹果协会召开座谈会,分析2015年苹果产销形势,认为果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全国苹果...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