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阳市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目前,以交通综合指挥中心为平台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工程、以“1345”管理办法为保障的县乡公路建设工程和以“村村连、村内通、全覆盖”为目标的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正全面展开。
莱阳自古就有“半岛陆路旱码头”之称,是胶东半岛重要的人流、物流中心和交通节点城市。近年来,该市把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作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扎实开展了以交通综合指挥中心为平台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工程、以“1345”管理办法为保障的县乡公路建设工程和以“村村连、村内通、全覆盖”为目标的村级公路“网化工程”,为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信息化———推动服务再升级
“01、01,我是02,现在昌山桥施工现场发生水毁,需立即抢修,请指示。”“02、02,我是01,请立即组织应急保障分队赶赴现场抢险,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尽快恢复道路畅通。”8月2日,在莱阳市交通综合指挥中心上演了一场抢险模拟演练。在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下,各执法车辆利用车载监控系统和无线对讲调度系统,迅速完成移动执法、应急保障等任务。这场演练是当日在莱阳召开的烟台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座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莱阳市交通运输局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加快交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于2010年开始筹建交通综合指挥中心。先后投资450余万元,优化整合了政务办公、交通监察、运行监管、运政管理、资源整合5个平台,集成应用了交通运政、网上审批、驾驶员培训计时、移动执法、质量信誉考核等12大系统,实现了850余部营运车辆的GPS监控、25家道路运输相关企业的场所监控统一监管、9个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4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全方位引领交通工作提速增效。
移动执法系统是由手机移动执法系统、车载监控系统和无线对讲调度系统三部分组成。执法人员在路查过程中,通过手机登录移动执法系统,随时可以查询车辆和人员以及违章信息等内容;通过车载监控系统,对执法现场进行全程录像,随时随地调度指挥;通过无线对讲调度系统,就近调度、协同执法,只要有卫星信号可实现全国范围联络。移动执法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统一指挥、随时调度、快速应急,提升了执法的高效性和即时性。
交通运政系统和交通监察系统建立了违章自动锁定机制,形成了运政、监察等部门间的业务联动与协同,实现了业户、车辆、人员等业务信息的共享与互通。若违章车辆被查处、车辆违章信息输入监察系统后,监察数据将共享到运政系统,对该车的所有运政业务进行锁定,直到该车接受监察处理并结案,才能恢复正常运营。两大系统的优化互通应用,彻底解决了车辆违章与审验办证脱节的管理空白。
质量信誉考核系统通过对驾驶员和企业进行日常行为记录和监管,自动进行等级评定,作为企业评先评优、车辆更新、行政许可等的重要依据。这一系统应用在全省县级市中尚属首家。
此外,利用先进的GPS监控系统,全面加强了对运输场站的实时监控和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利用先进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无纸化办公效率……“下一步,我们将以全市织网工程建设为契机,将公安、交通、建设、房管4家监控平台优化到一个平台,通过监控数据的实时交换与共享,实现对全市城区主要街道和17个镇街主干线道路的全覆盖监控,有效杜绝超速超载、违章营运等行为,最大限度减少执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莱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董风波说。
大建设———拉起发展大框架
县乡公路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莱阳县乡公路一直处于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高速增长期,仅2010年至2012年全市共投资3亿元,改造硬化县乡道路近百公里,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今年该市将再投资3亿余元,继续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建设步伐。其中,发埠线全长30公里,与5条省、县主干道路相连接,是该市中南部的一条东西走向黄金大通道。今年将投资3500万元改造12公里,目前已搬运土石1.3万余方。南海新城两条大通道建设,则初步拉起了新城东西、南北的交通骨架:金山大道于2011年底开工建设,于今年5月建起了路基宽40米、路面宽28米、桥涵23座的新城东西大通道;纵十六大道纵贯南海新城南北,通过莱羊线与莱阳城区相接,目前已搬运土石方15万余方。
村村连———给力新农村建设
村级公路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纽带。去年该市把农村道路建设确定为“我爱我村”驻村强基工程的年度主题,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新、改建村级公路660公里,全市村级公路硬化总里程达到1850公里,78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进出村主要道路与邻近公路的硬化连接,实现了“村村连”、“村内通”全覆盖。
为确保村级网化工程建设质量,莱阳市交通运输局创造性地实施了“一四三三”监管模式。即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异地监理机制;落实市镇两级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制“四项制度”;把住原材料、施工工艺、试验检测“三个关口”;实行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和交竣工验收“三个统一”。这一管理模式被全省推广学习。今年7月,在全省首批35个网化工程示范县中,包括莱阳在内的5个示范县被评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先进单位”,莱阳成为烟台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通讯员李贵宾董新云姜旭日摄影报道
莱阳县乡公路大发展加速城乡融合
莱阳市交通综合指挥中心成为莱阳交通信息化的一大亮点
新闻推荐
两公里路开了四十分钟, 主干道拥堵,小区停车占道,过节出行有点烦
★核心提示★还有一天就是中秋节,涌入港城的私家车越来越多。探亲流、学生流、下班流等叠加在一起,使得市区道路交通流量进一步上升,部分路段出...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