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传来喜讯:2013年烟台市夏粮又获丰收,单产达到了每亩378.21公斤,粮食总产量84.70万吨,夏粮生产总体平稳。
烟台市夏粮亩产378.21公斤
夏粮生产稳定,产量总体平稳。这是今年烟台市夏粮产量的基本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烟台市夏粮种植面积223.95万亩,单产达到了每亩378.21公斤,粮食总产量84.70万吨。
从亩产水平来看,龙口位居全市首位,达到每亩464.93公斤。此外,莱州市每亩418.66公斤,蓬莱市每亩403.39公斤,长岛县每亩414.84公斤,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县市区的单产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最低的是芝罘区,每亩305.57公斤。
作为传统的产粮大县,莱州市和莱阳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都超过了20万吨。莱州市夏粮种植面积67.30万亩,产量28.18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33.27%。其次是莱阳市,夏粮种植面积54万亩,总产量20.03万吨。长岛县粮食种植面积一直不大,夏粮面积仅500亩,总产207.42吨。
和县市相比,市辖区粮食种植普遍较少。芝罘区作为老城区,耕地较少,粮食种植面积最小,夏粮种植面积300亩,粮食产量91.67吨。牟平区在7个区中粮食种植最多,种植面积10.94万亩,总产3.58万吨。开发区、昆嵛山区、高新区种植面积都不大,总产也不高。
越冬条件成单产提高推手
今年烟台市夏粮单产提高,和优越的越冬条件分不开。
烟台调查队工作人员介绍,小麦越冬期烟台市降雪明显较多,麦田的冰雪覆盖期时间长,保证了土壤的水分充足,为春天小麦返青提供了合适的墒情。今年冬天,烟台市气温较往年偏低,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越冬基数,使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减少。优越的越冬条件,成为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今年春天气温回升速度较慢,特别是初春气温较低,延长了小麦的分化期,增加了有效成穗的冬季分蘖。气温偏低延长了小麦穗分化时间,有利于形成大穗。这也是夏粮单产提高的有利因素。
另外,成穗灌浆期的气候条件比较好。在5月中旬和6月初的小麦成穗和灌浆期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不仅保证了小麦充分的光合作用,而且使一些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低。同时也没有出现一些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没有出现大面积倒伏的情况。这是小麦籽粒饱满、单产提高的关键。YMG记者徐睿通讯员王美露
新闻推荐
围绕实施城乡建设兴市战略,莱阳启动五大城乡建设项目,让城镇化真正造福群众———, 五大项目驱动新型城镇化
本报讯(通讯员董新云王海雷YMG记者邵壮)走进位于莱阳市白龙河畔的古柳街道望市村,一座规划占地150亩、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花园式”展现眼前。白龙河片区...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