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休渔期到来,莱州市三山岛码头等地的渔船已经陆续靠港,渔民们整理渔具为下半年出海做准备。同时,还有不少市民抓紧时间抢购海鲜,烟台市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不少海鲜销量渐增,价格小幅上涨。
上半年行情不乐观,渔民寄希望于下半年
5月30日上午10时,记者在三山岛码头看到,多数渔船陆续归港,渔民们正在岸上打包渔网,海面上只有几艘渔政船在来回巡视。
有18年出海捕鱼经验的船老大郭忠星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4、5天没有出海了。“出海一次,打不了多少鱼,太赔钱了。”郭忠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出一次海,光油钱就要花费1万多,再加上人工费,如果打的鱼卖不到一万五,就得赔钱。
“今年的行情不好,去年还能挣到6、7万,今年上半年也就是不赔不赚。”郭忠星告诉记者,今年自己只出了一趟海,在海上呆了50多天,基本上没有挣到钱。
记者了解到,郭忠星所在的渔船属于远洋船,今年上半年只去了一次江苏,油费就花了9万多,船上雇了7名工人,一天的花费就有2000多元。在海上来回50多天,人工费就花了7万元。而郭忠星打鱼挣得的毛利也只有20多万。“现在就是靠天吃饭,一网撒下去10多米深,也只能打上二十多斤的鱼,就算鱼价再高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了。”
渔船陆续归港,渔民回家休整修补渔网
记者了解到,像郭忠星这样的远洋船,整个三山岛码头也只有十多艘,剩下的基本都是一些小马力的渔船。渔民们每两三天出海一次,主要捕捞销量比较好的鲅鱼,尽管如此,但渔民们上半年的收入却仍旧差强人意。
休渔期马上就要来临,在休渔期间,渔民们又该怎么生活呢?记者了解到,目前出海打鱼的渔民以外地人居多,休渔期间大都回家务农,而本地人都会趁这个空隙在家修补渔网。郭忠星指着自己身后几大包渔网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渔网我有900多张,休渔期间还要专门雇5个工人,等到全部修补完大概要等半年。”
市民休渔前抄一把,部分海鲜价格小幅上涨
自6月1日起,烟台市将进入为期三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海鲜市场供应如何,海鲜价格是否还会有所变动,记者到水产批发市场进行了采访。
5月29日清晨,记者在莱州市万通水产品批发市场看到,这里早已人流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现在市场上卖的鱼多是现从海里捞上来的,等进入休渔期卖的就是冻鱼了。”从事水产品批发生意的赵先生说,现在早上5、6点钟就有市民来买鱼,到上午10点钟就基本卖完了,现在平均一天能卖100多斤,市民们都愿意在休渔之前再来“抄一把”。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产市场的海鲜批发主要以鲅鱼、鲳鱼、刀鱼和针良鱼等为主,价钱也在每斤50元到15元不等。与前几日相比有小幅上涨。
那么在休渔以后,海鲜价格是否还会有所变动呢?赵先生表示,除鱼类产品会在休渔期后会略有涨幅之外,其他贝类、蟹类和虾类价格变动不大。
租冷库、交电费不划算,鱼贩不会大规模囤鱼
5月30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莱州万通水产品批发市场,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众多询问了不下十几家水产品批发商,他们均表示均没有囤鱼的打算。“又要租冷库,又要交电费,不划算。”鱼贩林鹏军告诉记者,与其自己囤鱼还不如直接进冻鱼。
“现在我们进的鱼都是从三山岛、蓬莱、威海打上来的鲜鱼,等休渔以后我们就从南海批发一些冻鱼来卖。那些鱼都是去年下半年从南海打捞上来的,已经冷冻储存半年了,专门在休渔期供应各地水产市场的,价钱也不会很贵。”另外也有不少批发商表示愿意进购进一些淡水鱼或人工养殖鱼来填补市场空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金海善通讯员马德秋孙政黎)提到一般的脚印石,人们并不陌生,可说到天然镂空的脚印石,恐怕一般人就很难见到了。“走,去云峰山看脚印石去。”近日,记者在朋...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